2018年秋天,第一次看到青越,没曾想过,那会是我的大学生活里为数不多的幸事之一。
那时候我刚入学,而她是17级转专业到我们专业,说实话,有点佩服她的勇气,因为生技专业一直以来都只有转出去的,第一次有人转进来,想来她是喜欢这个专业的。因此,她有些课程需要补修,自然是与我们一起上了。
第一次她来上的课是植物学,那是我大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当时她就坐在一般没人坐的第一排,大家当然都对这个突然多出来的宝贝多了几分好奇,而我就坐在第二排,她后面,时不时去看她做笔记,当时并不知道她是师姐,下课后,同桌尝试去问,没想到,她是异常的平和,解答我们的疑问。她当时喜欢用A4纸做笔记(以至于后来我的期末复习也是喜欢用A4,买了几斤,,,还没用完),我看到A4纸上工整且极有个性的笔记,心里对她的喜欢突然多了几分(我向来是喜欢写字好看的人,字如其人是真的)。因为一个周有两次专业课,而刚好她有课会和这个冲突,她每个周会缺席一次,所以她会向学委要PPT,自己下来学习,笔记补上以后,下次课她一般都会问老师问题(我们自然是不会问的,觉得老师有点遥不可及),就觉得这个贝贝有点不同,是我喜欢的那种努力的同学(我也有不喜欢的努力类型,就不多说了)。
无机与分析化学,当时是我们大家都比较头疼的专必课,因为别人化工院的同学要学两本书(不知是两学期还是一学期学)的东西,让我们一学期给讲了,还是大班教学,自然是有人管不住嘴的,坐在后面可能根本就听不到,没有多少意外,我进门看到,青越依然坐在第一排,不知是不认识大家,还是因为她是师姐,旁边总是多了个空位,当然我也是不敢坐过去的,我一直坐在她后面,看着她认真的听讲(当然我也认真,不过会下课依然看到她满桌的A4笔记)。那时我们依然不熟悉,但是,我能知道自己更喜欢她了(没想到都是化学菜菜,hhh)。
还有更烦的是,化学实验课在化工院,一期,而且是周末(观光电梯也不能安慰我️),实验又是分批次分小组开展,恰好,青越和我一组(两个菜菜分到一起了哈哈哈),就这样摸索着把那些实验糊弄完了hhh。终于有契机,加了QQ, 她有时候有课有冲突需要请假偶尔会让我转述(当时心里是开心的)。
学习的关键期来了——期末复习,那时候是觉得压力不大的,只有那么两三门专业课,其他的都是公共课,听师兄师姐说只要在期末复习认真些,自然是成绩不会差的,所以那些六七点在图书馆排长队等着开门的怪像便开始了(后来才知道,这个感觉像是学校的传统般,也有各种随之而来的图书馆系列篇吐槽),不过是我第一次见。很巧,中午我们都喜欢在自习室外的椅子上休息,背背书(我有时也会午休),但是有一天就在椅子上遇见了,当时都在复习无机与分析化学(真的让人头疼),聊起天来发现我们都很头疼这门课,但还是鼓励了对方。回到位置上,师姐给我发来了很多植物学资料,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复习可以有资料,她说是她同学给她的(她们已经考过了),我没有想到,她会给我。
后来,青越会经常联系我去外面讨论化学试题(可能我稍微比她知道的多一点点吧,期末考试证明,确实如此hhh但依然是菜菜,但是她真的很认真,但是可能没有发育学习化学这个功能区),实在不懂的,也会问问化工院的同学(但我觉得效果并不好),但是她植物学是真的好,一直在给我说怎么去复习,哪些是重点,不得不说,我的直觉不会错的(她也许是喜欢我这个小师妹儿的)。
就这样,一直联系这着,其实平时联系也不多,第二学期,她已经不需要和我们一起上了(她上学期已经转过来了),但是开学的时候她又问我需要她用过的书吗,我是感动的,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二手市场,也有很多师兄师姐的联系方式,可是没敢去问。她卖给我,很便宜,她买的也是新的,自然是不能白给的(这样我更喜欢),并且给了我很多复习资料,PPT,就特别暖心,并在一开学就给我说哪些章节是重点,抱着书和资料回到寝室,坐在位置上,心情很久不能平复,事情很小,但是,它值得我去为它思虑一会儿,突然觉得,有人很爱我,就是有人为我考虑(可能当时的青越并没有这么多想法,不过是我自己多想,但是,那时我青涩,我很愿意去单纯的这样想)。
因为后来经历的事情都告诉我,遇到的人,特别是在大学,很多很多唤我为亲亲的师妹儿,亲亲的师姐的人慢慢就丢了,不联系就淡了,理解的,毕竟迎接大家的都是星辰大海。
但是,青越,不论在我大一大二大三到现在,都是可以那种不联系没关系,见到的时候自然是喜欢对方的,想把适合而又好的东西给对方(当然,多数都是青越给我),不论是考级,考证,她很神速的在大二过了四六级,计算机二级,教资(还没面试),每次遇见,都在每个阶段提醒我,应该怎么准备符合当时我实际情况的考试,对她的喜欢,还源于她优秀而却不自知还喜欢我的态度,不论是专业课学习还是为人处世。
可能是我依然还是孩子,喜欢前面有人的感觉,有光的感觉,青越这三年让我觉得不仅仅是姐姐这么简单,以前我喜欢叫她师姐,后来她唤我珍珍,我便只爱叫青越了。
对了,她姓祝,祝青越。我是少见的,之前没见过这个姓活的人(祝英台还是听过)
她说过,我们的姓,都少见(算不算共同点)
今天我们又遇见了,她参加21考研了,准备的南开大学,我之前在出成绩时不敢问,她说考的好就给我说考的哪儿,考的不好就不说,我心里有一种别样的开心(如果一年前的约定还作数),没有意外,她又问了我的目标院校,我给她说了以后,她给了我两个她们班里也考这个院校的同学的联系方式,感动吧,她就是这样。依然是我喜欢的那样。
在位置上,用了一上午敲出这篇文章,她可能并不知她于我而言她的分量,不是他意,我只不过想留得久一点关于这些单纯的感情,我虽记性好,但是我还是想给它一个仪式感。半年后我们就要say goodbye,并不晓得还会不会再见,但是一定会记得。
最后,祝青越一定要上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