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的性格有关,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总喜欢有些新的视角和新的体验,所以我现在的工作基本都能满足我这方面的需求。虽然工作涵盖的内容多,但也有机会在某些事情上做一些精深的钻研,这是我喜欢的部分。
突然发现每次休完小长假复工都有点懵,所以周一早上一早的会能够快速的让人进入工作状态,还是蛮好的。
我并不是生命中只有工作的人,但是工作除了给发薪水,还能给人价值感,这是其他任何事情无法取代的。我喜欢把工作上复杂的事情理顺的感觉,那是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心情。
我有幸在工作中能够持续涉猎不同的新的领域,这让掌握了一项很重要的技能:信息检索整合能力。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课题,想要了解它、学习它并吃透它的时候,必须得借助网络,但网络世界深似海,想要找到一个靠谱的信息简直就是大海捞针。
有意思的是经常会看到长辈们转发一些“子女一看标题就不会点开”的系列文章,这种文章一般都会有一个吓死人不偿命题目,比如“警惕!这种物品毒性最大!”“毁掉孩子一生的五把刀家长必看” “这7种家常菜慎吃,各个有损健康”...
这种文章一般在长辈圈深受欢迎,这是他们从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往往是看到什么便相信什么,并且深信不疑,信受奉行。
年轻人在网络世界迅速发展的时代长大,从qq到微信,从现金到手机支付,这又是不同的一代人。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最初来自父母,之后入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老师和课本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再到毕业后参加工作,这些经历慢慢的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三观。
在学习新东西,掌握新技能的时候,学会“大海捞针”至关重要。
微信搜一搜里打出一串字,下面会出来很多信息,选择官方微信公众号,浏览量多,可以了解初步的一些信息。
知乎也是一样。
通常我会去外网再看看,维基百科和必应都是非常好用的。
当然这搜索出来之后第二步需要做的是信息的筛选,官方网站一般最靠谱。
这样基本就不会跑偏,保证了对事物的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就能生发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工作上生活上,需要用到的时候不至于失去主动权。
保持学习,保持思考,这是大脑最需要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