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味觉里,藏着最深的乡愁。
花生再没有比小京生更香的,别跟我提什么山东大花生,壳厚硕大,偏是花架子,而我们的小红毛,皮薄馅大,颗颗饱满,精致得如二八少女,形态婀娜,光看颜值就能吊打。老街上切半斤糟肉,炒一碗年糕,回家了就想赖着不走,要是再咪两口黄酒,出门我都敢打狗。更别提刚出笼的豆腐包子,特别特别酥脆的油条,那氤氲的热气温暖了整个童年和少年,就连大饼上抹的甜酱,都是别处寻而不得的。
昨天中午突然想吃芋饺,老母亲一边推辞“做那个太费劲,还是包饺子省事”,可没等我刷好碗,她就买好了芋头蒸上了。据说用的是最粉的芋头,为了怕烫手,她先把皮刮干净了光溜溜地躺着桑拿。
说来惭愧,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做芋饺皮。给我先派了个磨地瓜粉的活,用擀面杖细细研磨,等到磨成面粉状芋头也熟了。趁着热乎,芋头和地瓜粉搅和在一起,直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直到面光手光盆光,算是大功告成了。
我家的馅儿用的是瘦肉和一丁丁的葱白,为了怕太柴,妈妈还特意打了个鸡蛋。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从面团里寨一截,用手捏成小小的圆形皮子,包进肉馅之后,捏成小巧的三角。说来容易,九个芋头的量,我足足捏了一个多小时,越往后体型越来越富态,极度考验耐心和定力。
芋饺的妙处,在煮熟之后,晶莹透亮其状如玉,妈妈说也也有人叫它“玉饺”,皮子滑嫩有韧性,暗含一股淡淡的芋头清香,馅鲜。汤料丰俭由人,可以起高汤,可以滴麻油,我却喜欢抓一把小青菜,清汤素底。
柔软温馨的旧时光,剪不断的绵绵乡情,都在这一碗芋饺里,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