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谈标准
关于标准,总感觉有很多要说的,真正反思的时候却又无从谈起,想到哪里随时记录一点吧。
昨天谈的是关于隐性的标准,那个标准主要靠个人去把握,自身的标准高,做事的标准就会高。
今天就谈一点关于制度的问题,制度其实也是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是一种显性的标准。这个标准非常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标准都会在制度中体现,制度的确立是提升生活、工作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有了制度,会慢慢的把群体个人的标准统一起来,会为低标准的人设立一个底线,提升低标准工作的人的标准。因为有了制度,所有人的标准也会在遵守制度的过程中慢慢提升。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是假设制度非常合理、制度执行到位,如果制度不合理、执行不到位,这种假设自然不会存在。
通俗一点说,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先建立群众认同的制度,然后严格执行制度,当然,制度执行的措施也是决定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现在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制度,今天一个方案、明天一个规定、后天一个要求……,我们身边充斥着很多的制度要求,合理不合理暂不提,单说执行。
假设制度都是合理的,如果执行时非常随意,没有严格的执行,那么制度就是一张废纸,工作的质量一定不会有提升。
再假设,假设制度都是合理的,假设非常认真的执行,工作的质量会一样吗?答案是确定的,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对于制度的认识不一样的,执行的标准就会不一样,这又牵扯到自己的标准问题,尤其对于年轻人,工作经验少,对于工作的理解、认识肯定有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没有帮扶,就这样放手,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对他们进行锻炼,反而会慢慢拉低他们的工作标准。
需要怎么办?以组织活动为例,先给他们指导工作方向,然后他们自己筹备方案,再一起指导方案,找出需要改进、注意的地方进行指导,然后再组织活动,活动后再一起进行总结、反思。这样,他们才能在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尽快的成长,而不是自己摸索、自己单干。
当然,个人的自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单纯靠指导,自己不虚心的学,同样也不会短时间取得进步。
e; UOR=�;Y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