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写不出好的文章的时候,就去向别人学习。最近一段时间,写作上遇到了瓶颈。我不得不疯狂的看书,以此来弥补知识的欠缺与内心的焦灼。
写的情感婚姻类的文章居多,于是想起多年前看的几本陈彤的书,受益非浅。再找来读读,应当还会有所收获。淘宝虽然方便,但是我已等不及,等不及两三天的快递时间。我要马上拿到手,“立刻”,“马上”,这是在哪节课上培训的时候听老师讲过的,有着拖拉磨蹭习惯的我惟有对待喜欢的书上,会刻不容缓的立马行动。
跑了好几家书店,还是没有找到。失落之余,想着不能白跑,也要先买几本书来安慰下自己奔波劳累的身心。《我喜欢这功利的世界》,网红作家咪蒙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文章在微信上读过几篇,但是当拿在手里的纸质书后,却是爱不释手。参加写手训练营没几天,就看到了另外一位同学发出来的关于咪蒙的文章的读后感。
写作是一件孤独而又寂寞的事情,很多时候,因为没有同事,没有同行,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烦恼的事情无人倾诉,我一度感觉很压抑。
这一切因为参加了写手圈里的30天写作训练营而改变。
而咪蒙的书带给我的意外惊喜,也恰好说明了训练营给我带来的意外收获。
写不出好文章,不是因为没有灵感没有想法没有思路,而是因为懒懒懒。治懒是第一要务。
毫不犹豫的,我报名参加了。
几个月前就看到过这个活动和有关的文章,那时的我,每天都在写写写,节假日也不放过。每日勤奋着,哪用着治懒,倒是想停下脑袋和笔尖,但是仿佛得了强迫症,必须把想写的写出来才能安心。我那时要治的不是懒,而是勤。为了身体健康,怎么样才能停下笔来好好休息?
可是现如今,我不再泉思如涌。当我有了想法和思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常常词不达意,即便是勉强写出来,也很难让自己满意,这是怎么了?我不再具备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许,劳累了许久,应当停下脚步补充能量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认识一些同样喜欢写作的朋友,训练营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中间写的稿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要说的话如滔滔江水:
第一:我依然还是很懒。
我还是没办法写出让自己满意的稿子来,我依然没办法进入到前一段时间最佳的一个写作状态。就像一个同学所说:越治越懒了。
虽然我每天都在写,这些天平均下来够1500字了,但是,有的稿子却是羞于见人的,即便是发给长期合作的编辑,我也缺少了勇气。文章不是凑合来的,需要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便是勉强凑够了字数,完成了作业,却没有过自己这一关。需要勤奋的,不只是打出来的那些字数,而是写作者所要具备的一个状态。
第二: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情不好是因为生活的单调而枯燥。我们厌倦日复一日重复而乏味的工作。而写作却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找到新鲜的感觉。
我们的写作是重复的,内容是新鲜的。每一篇的文章都要给自己的思想注入新鲜感。
刚开始加入群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是刚结识的新朋友,而她们的思想,观点,文章,这足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虽然不见面?但是每天都有新的话题新的文章发出来。自己的文章发出来,都会收到同学的点评,找到自己发现不了的不足。每天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开手机看同学们的评论。
第三:读了很多以前不能读懂的书。
大量阅读,对于一名写作者来说,非常的重要,而我,非常惭愧的一点,虽然爱读书看报,但是对于世界名著,读过的少之又少。看到同学们发出的读书笔记,也想读一读写一写,素材来源当然是大众熟知的为好,我们的四大名著,都已被炒成了剩饭。国外的名著,读书笔记倒是不多。为了不落于训练营里的高手,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始读这些让人犯怵的大部头。《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为什么读起来并不吸引人,是我的欣赏水平有问题,还是翻译者的水平有限,找来了几个版本仔细研读,慢慢的,渐入佳境。找到自己的短板,才能实现跳跃式的提高。
第四:学会了一些写作上的新方法,小窍门。
来到这里,知道了简书,还有讯飞输入法,对于一个自由职业者来说,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的记录,把零散的时间聚集在一起,汇聚成一篇稿子,这太重要了。就像我们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写的不多,但是,学会了这些新新方法都会提高我的写作速度。。以前出游的时候不方便写,没电脑的地方不方便写,稍微变换下场地,写作就会搁浅。但是现在,学会了这些新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继续写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百度了下:东隅:东方日出处,也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写作的道路艰辛而又漫长,幸而遇到了你们,才使这条泥泞小路充满了温情!虽然懒病并未得到有效治疗,可是那意外的收获,一点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