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3期-需求自检清单

我发现这张图用在这里特别的合适。

用它来解释李叫兽的需求自检签单,简直一目了然。

需要和动机《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需求自检6问

10种需求模板是帮助学员进行发散思维,需求自检清单就是要回归到需求本身来审视这个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第一问和第二问,是确认用户的现状中是不是存在不平衡的状态,属于需要层面。

第三问,是用户的这种不平衡状态能否被唤醒。

第四、五、六问则是将产品和需求相结合,审视产品是否能够跟这一需求匹配。


简单的来理解,一共三步:

1.审视用户是否真的有这个需求,内心有不平衡感存在。(审视需求)

2.需求能不能被唤醒,进而转化为动机。(转化动机)

3.我们的产品是否能跟这一需求相匹配。(匹配产品)


需求-动机-产品

到这里,似乎感觉李叫兽的14天改变计划回到了起点,

那么我尝试站在李叫兽的角度来思考:

学员的疑问1:

需求>动机>产品,这个道理太简单了,做营销的人,估计第一天培训就已经知道了。

我的思考:

但是,知道不代表会用。

为什么很多人做营销很多年,依然没有明显提升。

因为只有横向积累,没有纵向积累。

做了很多案子,还是靠直觉、靠灵感、靠经验,

那么我把这个简单的理论往下推进了一步,把优秀营销人的经验变成方法论。

这样等于我已经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

学员的疑问2:

你的方法论其实并不能帮我解决问题,就像很多公式和法则考生都知道,但是依然考不了高分。

你这样,其实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我的思考:

方法论的东西,是你解题时的工具。

问题的本质还在于,你自身对用户的洞察、对需求的认识,对产品的认识。

公式都是套用的,但是认识越深、思考越深入,能找到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后,贴上我“需求自检6问”的作业

自检前的需求洞察
需求自检前三问
需求自检后三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