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开始之前,请先回答下面这道测试题:
杰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乔治。杰克已婚,乔治未婚。请问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 是
B. 不是
C. 无法确定
你是选择A?B?还是C?我们先不公布答案。再做一道测试题:
球和球拍总价是1.1美元,已知球拍比球贵1美元。请问球的价格是多少?
好了,现在公布答案。第一个测试题正确答案是A,第二个测试正确答案是0.05美元。
如果你两道测试题都做错了,证明你是正常人。研究发现,第一题的错误率高达80%!第二题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0.0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信息加工中,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大脑对认知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极为吝啬,倾向使用低能耗的信息加工方式。人们倾向于寻找显而易见的表面信息,而不是考虑所有的情况。第一题中,正确的做法是假设安妮已婚、安妮未婚两种情况,而非表面上看起来安妮已婚或未婚并不知道,所以无法确定有一位已婚人士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02
人类拥有一颗来自远古的大脑——进化规律决定了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大脑不可能每一样事物都分配认知资源,进化过程中,通过自动化和处理信息的非精确性,降低大脑能耗。进化的目的是不断增长基因繁殖的适应性(生存和繁殖),而非增强理性。
在《超越智商》这本书中,斯坦诺维奇阐述了认知吝啬鬼的常见特征,整理如下:
分身 | 解释 | 常见类别 | 例子 |
---|---|---|---|
属性替换 | 在评估属性A时,发现评估属性B更容易,会改变为评估属性B(A和B存在一定关系)。<br />即用简单问题取代复杂问题。<br /> | 违反支配原则<br />情感性替代 | A包含B,但会高估B发生的概率;<br />20万只鸟和2千只鸟捐的钱差别非常小;<br /> |
注重信息鲜活性 | 大脑喜欢加工新鲜、与众不同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却不具代表性 | 幸存者偏差<br />货币错觉 | 二战时被击中的飞机部位<br />车祸死亡率远高于飞机,但飞机失事经常报道,误认为飞机失事概率更高<br /> |
默认启发式加工 | 大脑会默认采用加工速度快、自动发生、计算简单的信息处理方式,而非注重精度 | 违反完全析取原理<br />锚定与调整启发式<br />现状偏见 | 产品定价99/99.9会锚定100,感到便宜 |
框架效应 | 人们对本质相同但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被各种不同表达方式的框架带着思考,导致得出不同答案 | 平等启发式 | 某款商品广告会标注“95%脱脂”,而非标注“含有5%的脂肪”<br />“学费退款”比“额外津贴”消费少,学费退款被大脑编码为过去财富改变,额外津贴则被编码为钱变多了 |
我方立场加工 | 人们倾向于仅仅从自我的视角对事情进行评价 | 知识标尺过度自信 | 心怀偏见评价证据,带着偏见寻找证明自身观点的证据;<br />人们高估预测未来事件的准确性,低估不幸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br />低估完成某项事物的时间;经济中的乘电梯 |
这里重点说一下框架效应和我方立场加工。
框架效应是指人们会按照已经给定的框架思考问题,虽然问题的本质相同,但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丹尼尔·卡尼曼认为“框架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的表达方式的被动接受”。我们再来做一个测验:
现需要做某款产品广告,有“95%脱脂”和“含有5%的脂肪”两个备选项,请问采用哪一个利于销售?
精明的广告商会采用”95%脱脂“,人们潜意识里会思考95%脱脂更优。在生活中,如果不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本质,很容易被别人的思考框架带偏,导致不理性行为。
在评估证据、道德评判、评价他人时,人们常常仅仅从自我的视角对情景进行评价,受到偏向自己的立场偏差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我方立场偏差」。这很常见,无节操的自媒体会先想好观点,然后寻找证据支持观点,忽略对自己观点不利的证据;当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会认为都是自己的功劳,实际上是时代给的机会。避免这种现象可以采用「完全析取原理」,从证伪的角度收集证据,不要过度自信。
03
但这并不能认为认知吝啬鬼就是不好的,实际上认知吝啬鬼绝大数情况下降低了生活复杂度,我们需要刻意关注的是认知吝啬鬼可能带来的理性障碍。
除了认知吝啬鬼外,导致理性障碍还有「心智程序」方面的原因,包括「心智程序缺陷」和「污化心智程序」。两者的区别在于,认知吝啬鬼受制于先天因素影响,而心智程序更多来自于后天。
04
人类大脑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你我都是认知吝啬鬼,何时的你,才能变为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