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很久没有写东西了。
生活的感悟,经历的悲喜,逝去的时光。有时候想说,却没有听众。说给自己,未免矫情,便闭上了嘴也放下了笔。然而日子总归是继续向前,裹挟着我和我的所有念头。
年龄越是增长,就越怀念以前。时间是越走越快的东西,北京奥运会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千禧年也已经过去了十八年。回想自己,十八九岁离开家乡到青岛上学和工作,居然也已经过去十六年了,不免感慨白驹过隙。这些年见过的人,走过的路,尝过的苦,仿佛一刀一刀刻印在我的生命里,跟随着我去经历更多,并不断被新的刀痕重叠覆盖,变成渐渐模糊的旧伤。
也许,这就是成长。
每天都坐的公交车上,巴士TV总是在播一首古诗歌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齐豫穿一身白色长衫,慢悠悠的吟唱。
原本上班路上总是心烦气躁的,心里盘算和挂念着无数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但只要一听到这首歌,不知不觉心情就平复下来。想想自己,原本不喜欢春天,因为花粉过敏总是让手臂起满疹子痛痒难耐,但是繁花盛开的时候依旧忍不住想要去中山公园和八大关走一走,才算不负春光。最近天气转冷,雁飞一直在念叨什么时候才下雪,什么时候才能堆雪人打雪仗,于是对即将到来的寒冬也不那么排斥了。
古人自然没有现代人的这么多烦恼,无需劳心房贷车贷育儿养老工作压力等等现代人所忧虑的一切。但,
即使将欲望降低到只是吃饱穿暖平安度过一年四季,古人似乎也有数不尽的烦心事。否则,怎会有“若无闲事挂心头”这样的祈愿呢。
人生的苦实在太多,如果事事处处都盯着不尽如人意的片段,那一辈子都不会感到幸福。所谓苦中作乐,不过是在某个时刻自动屏蔽了难以言说的苦楚,从纷繁芜杂的日子里抽出一丝一缕的甜意。仿佛方糖,纵然无法改变咖啡苦涩的口感,却在回味时给予口唇些许慰藉。
人的多数苦恼,都是自找的。想通了这个道理,便很少怨天尤人。
春花也好,秋月也好,若是被坏心情和负能量蒙蔽,当然什么都看不见,甚至还会抱怨花香扰心绪,秋月引悲凉。到底还是人心不足,欲壑难填。这世界上华丽美好的事物太多,而我们能拥有的却极其有限。想要的却得不到,于是愤愤不平,或者迁怒他人,或者伤了自己。
真是没有比这更傻的事情,明明自己一个转念就可以解决的烦恼,却要让全世界来背锅买单。
重庆坠江公交车上的女乘客,只顾对司机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其实说到底还是跟自己过不去。她无法接受自己没听到司机提醒坐过站的错误,便迁怒于司机,最后害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辽宁两个六年级女孩因为一点小矛盾,一个女孩将开水倒进另一个女孩的衣领,导致前胸后背大面积烫伤,究竟也是因为那个女孩偏偏跟自己过不去,非要一争个高下,最后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人一旦跟自己过不去,就会觉得全世界都跟你对着干,于是看所有的人和事都不顺眼,浑身负能量爆棚。即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发泄了本身的坏情绪,自己就真的愉快了吗?然而并没有,他们依旧不开心,依旧充满怨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这样不高兴生闷气,怎么可能过得好呢?
所以活的舒服的人,心胸一般比较大度,从来不跟自己较劲。
比如我。
常常因为自己比较佛系的心态,受到身边人善意的提醒或
直白的批评。然而本性难移,我想我很难做出比较大的改变。
处事比较佛系的人,难免对一些事情的标准没那么高。就比如教育子女上,就受到了一些批评,认为我对女儿的要求太低,甚至指责我教育不出有出息的孩子。我听了,依旧只是笑笑而已。其实我并非对她完全没有要求,只是不想违背一些规律。在我看来,不到十岁的孩子,态度比能力重要,习惯比成绩重要。你可以弹琴跳舞出错,可以考试得不到一百分,但是一定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要有尊师重教日事日毕知错即改的良好习惯。而且我也比较坚持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枯燥过程,如果她没有好的态度和习惯,没有强大的内生动力,仅仅依靠父母老师的鞭策去学习,肯定是后劲不足的,会越学越累。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管努力就好了,我依旧相信天道酬勤。可能像我一样佛系的人,比较善于从负面的事物中,找到正面的解决方式。之前经历的事情太多,也曾经悲观绝望过,但最终总是能在最最黑暗的时刻看到一点点光明,然后继续走下去。
人还是很需要给自己正面的暗示,尤其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
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不也是看到了事物的正向启示么?古人的物质生活条件远没有现在好,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年年岁岁一如是也。春天风大秋天萧瑟,夏季酷热冬季严寒,一年四季都不好受。然而严酷的自然环境里也会有美好的事物,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把煎熬变成了享受,甚至生出了些许若不好好珍惜就要逝去的危机感。人啊,最害怕的就是失去。于是春夏秋冬,样样都好,再将诸多闲杂事等抛于脑后,便达到了人间好时节的境界。
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它教会人们顺势而为的智慧,指引人们珍惜眼前与当下,却没有悲观消极和随波逐流。人生的路确实是苦的,放弃自己的人注定看不到春花秋月的百般好,只有积极向上的人才能从平淡无奇的日子里找到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只有卸下诸多闲事的包袱,才能走的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