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校门的时候,叔叔曾对刚刚好说,先就业再择业,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上班一年后干了几十年同是hr的同事说,一个女孩子,不管想找什么样的男朋友,至少先找一个。
这两种劝告是不是异曲同工?你也这么想吗?你知道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爱人吗?
一、找什么样的?
也许,看到这两种相似的劝告,你会想起红遍各界的那句“先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他一个亿。”
可是似乎又是不同的,我们可以先找一份工作,解决温饱的问题,这也是对一份工作最低层次的要求。
而无论如何先找一个男朋友,如此的需求,大抵有一个最低标准,像hr所说的职位阈限原则,即指每一个职位对任职者都有最起码的素质要求,这种要求称为职位阈限。
就像有人问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一样?也会有人问你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爱人?
基于“姑且”“暂时”“先”的那些选择,多少是会不甘心,久了便开始“得过且过”或者“混日子”,“生出二心”,待到“良缘”出现,果断“了结”。
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会从事自己认为有吸引力(产生可喜的结果)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工作。同样,人们也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相爱,会产生幸福感的那个人在一起。
拥有一份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是绝大多数人的希望。高富帅、白富美也是绝大多数人对另一半的希求。
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爱的那个人在一起,就像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喜欢做、想做的工作。
一份喜欢的工作,会让你“倾心”,不用任何人督促,你也会努力去做好。正如我们爱一个人,不用任何人去教要怎样为ta付出真心和时间一样。
二、怎么找?
找爱人,即使走出校门,倘若是自己去找,论方式有邂逅的,有不打不相爱的,有日久生情的,论途径则有现实的,有虚拟的(网络),论来源有陌生人有旧相识,而旧相识包括老朋友、老同学等等。总之,每个人各有神通。
同样,找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找法,毕业生大抵通过招聘网站(虚拟)、校园招聘会(现实的)等等,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有猎头公司,作为“混过”几年职场的还有老东家推荐。是不是很像?
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途径-中介,找爱人有婚介所,找工作有职介所,找爱人有《非诚勿扰》,找工作有《职来职往》。
只是不管怎么找,不管是爱人还是工作,都愿你找到的是“心之所向”,愿倾心付出,真心守候,亦得收获。
一份喜欢的工作,一个真心相待的爱人,不仅让你愿意去努力,也能收获内心的安定和幸福感。
三、关于“骑驴找马”
大学毕业,走出校门,家中长辈说,女孩子嘛,找工作,挣多挣少没关系,稳定就好。可是当你稳定了,看见和你一样青春的朋友同学,笑得灿烂,过得明媚,你大抵是会失落的。于是,因为年轻,总是放不下那种在风里飞扬的热情。
当你想换一份工作,也许身边的人都会劝你要“骑驴找马”,的确这是很保险,可是作为一般人员去面试,有几个hr会录用一个未办理离职手续的全日制员工。
即便因为地域关系,不办离职手续,新公司也愿意接受,倘若有一天新公司要为你交养老保险,一样是要办转移的。当然,倘若不在乎什么保险不保险的,就另当别论了。
即便作为高级人才被猎头所猎,中意你的公司也是在你与上家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之后才会去录用你。不然,新公司的hr,让你提供与上一家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做什么。
而爱情或者婚姻里的“骑驴找马”,自是不道德的,倘若,爱情里这样叫“劈腿”,婚姻里这样叫“出轨”,听起来都带着些不悦、排斥和众人嫌的感觉。
爱一个人,以自由之身去放肆地大胆地张扬地去爱ta,多动人,又有谁能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