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搪瓷猪油罐子是我从老妈家里“拐来的”,无意之中在老妈家的厨房角落里发现竟然还有这么有年代感的东西。
这种带着红喜字,基本以红花配绿叶为基调,花案图形设计简单却不失个性,带着浓郁喜气生活味十足的罐子在七八十年代,甚至90年代后期都是千家万户厨房中的常见用品。
主要作用就是当作储存猪油的罐子,还有放置汤面条汤水饺的容器。我印象中,这个搪瓷罐子在冬天的时候,主要就是用来储存猪油的。而夏天,往往用来放置绿豆汤,随舀随喝,顺手再把盖子盖回去,保持洁净。
我妈妈也告诉我,这个罐子和我的年龄差不多,底部和边缘都有几处陈旧磕破的地方,但我不嫌弃,反倒是喜滋滋的。
我家里好看的新款的贮藏罐子很多,不锈钢的玻璃的陶瓷的都不少。但是,这个现在看起来土得掉渣的猪油罐子,却能给我童年生活的记忆,所以,留存了的感情的物什,再旧再破看在眼里都会有一种叫做“喜欢”的情绪。
从老妈家里拐了这个猪油罐子到自己家,我决定,还要让它发挥余热,继续充当猪油罐子。花了好一番功夫把它擦洗干净,除了实在老旧的痕迹,其他的都洗白白了。
前段时间故意买了两斤五花肉,切片熬成猪油(连猪油渣子一起)放在罐子里,冻在冰箱里。只是这五花肉熬制的猪油,颜色偏黄偏黑,达不到雪白纯净的传统猪油模样,姿色欠佳!
事有凑巧,这点猪油吃的只剩下一丁点时,我小姑子送过来三四斤山上的家猪肉,瘦肉只有薄薄的一层,其余的都是那个厚厚的肥肉。这厚厚的肥肉真的有两根年糕叠在一起的厚度,这绝对是熬猪油的好材料。
所以我立马把那薄薄一层的瘦肉给剐下来,然后把肥肉切成许许多多的小块,放进铁锅里用小火慢慢地熬出猪油,然后趁热往里倒了些许料酒和少许食盐,这样的猪油不腥又耐贮藏。
稍微放凉以后再把它倒入这个老搪瓷猪油罐子里。完全凉透以后再放进冰箱里。过了一夜拿出来看看,雪白纯净的猪油呈现在眼前,哈哈,老底子的罐子老底子的猪油,符合老底子的念想!
晚上就用猪油汤米面,事先烤制好的咸菜油焖雷笋拨拉一些投入沸水锅中,再放入大半斤的豌豆粒和米面,继续让它们在热水中翻滚片刻。
挖一大勺猪油融进热汤中,这绝对是画龙点睛的功效,虽是一碗素面,但面汤多了香喷喷的猪油味道,素面不素。
现在吃猪油的时候其实越来越少,但是猪油拌饭,猪油汤面,猪油虾皮紫菜汤等等,依然是美味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