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真正的食客总是会静静的等待一些美味的降临。
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季的甜美清澈,秋天的丰硕香醇,冬天的蕴藏厚味,像极了一个管理者的一轮成长变化。
春天,一个新官走马上任,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幻想,对所有的方向都充满干劲。你一眼望过去,那是满眼的嫩绿娇艳。哪怕就是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香椿芽,加上点鸡蛋也是人间美味。这个时候的管理者忙着生长,忙着展现,生怕别人不知道“当官”这个事实。
但如果这个时候只顾着往上往外发展,没有注意根系的深扎广延,那在接下来的果实成长期真是供给不足呀。
夏天,花儿谢了,枝子的生长明显减慢,所有的养料向果实供给。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管理者的成长期,成长期干什么?不是快速的扩张,二是静下心来把精力放在几件重要的事情上。对于一个总经理来讲,重要的事情是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品牌与市场,但对于一个刚刚开始步入管理正轨的管理新人来讲,做几个有成果的项目既为企业创造了价值又锻炼了自己的队伍。
近几年,我接手了很多企业的项目,有管理改善的,有流程梳理的,有绩效改革的也有人才梯队建设的,这些部门的管理者都或多或少的进入到成长成熟期,需要通过项目的形式来推动部门发展,增强部门内人才素质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忌多,不能什么项目都想做,一股脑的上一堆项目,看上去样样都重要,但资源和精力的限制往往使得所有的项目结果不尽如人意;
二,忌零,零散的项目,东一个西一个,项目之间没有递进关系,项目于项目无法链接。做项目的时候不考虑后期的发展空间,就像做一个软件项目不给升级留余地,不给扩容留端口一样。这样的项目生命力极差,不能可持续发展,就变成了昙花一现。
三,忌浮,浮夸的项目其实不少,本来就是一个3-5年的技术改造规划,直接目标就奔着工业4.0,全无人化制造去了。关键是您这企业3.0还远着呢,直接跨界。所有人玩的挺嗨,但项目不能落地,成了无法实施的空中楼阁。
项目是为企业战略经营目标服务的,一个部门也好,一个分支机构也罢,形成的项目都应该是围绕着企业总的目标去设计的,最终呈现的结果也应该是能够推动大的目标完成的。
秋天,收获的季节,所有的管理改革,企业经营都到了出结果的时候。而一个管理者的秋天就是一个收获、表彰和储备的时候。如果春夏的辛勤付出方向正确,那么在管理上的收获一定不少,但我更强调“储备”。管理者在秋天是为自己的下一轮成长储备精力、储备种子、储备人才的时候。
怕就怕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一个好成绩就是最终成绩,不再尝试变革,不再尝试成长。放眼望去,这样的管理者真是不胜枚举,个人观点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一个岗位5年以上再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就是秋末要入冬了。
冬天,转换的季节。很多的美味都需要冬天的低温气候来进行酝酿和转换。一个管理者也是如此,所以我常常建议“冬藏”,在你经历了一波强上涨之后,积累了人气、经验、人才、资源,是不是要急着进入下一个管理春天呢?不是,因为下一个春天可能对你的要求更高、环境和竞争更激烈,这个时候要把秋天的成绩存扎实,等到机会来了,自然春暖花开,强逼着自己在这个时候就发芽,就卯着劲想上一个台阶,很可能遭遇职场寒冬。
这几天天寒,楼下的腊梅开了,香气悠悠的。冬藏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