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越久,经历的多了,自然后悔的事也多了,“如果...”、“要是...”、“...就好了”,爱情、亲情、工作,都有无数可悔恨的时刻。最近,对于「后悔」串联起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一是买房。15年房价还没涨的时候,我妈问要不要现在买房,对面邻居正好卖,说给我们还能便宜些,我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离你们太近了,动不动就过来实在太麻烦了”,然后我妈也没坚持。到了16年,房价基本翻番后,我妈实在受不了,这次一定要买,虽然我以当前房价太贵为理由一直拒绝,她最终还是买了套房。1年的时间,房间面积比起邻居那套房少了50平,房价却多了150万。当初要是买了房,能省150万呐!这几年每次想起这件事,我总以为是书读的不够多,不理解资产价格的变动(股票牛市终结后就是地产牛市)。昨天想起这事儿,却恍然——当时如果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好一些,15年也就同意买房了吧。
有朋友宽慰我说,不必想这么多,如果不是后来房价一顿涨,当时的价格算高的;如果不是隔壁的邻居要卖,是上下楼的邻居要卖,也许当时就同意买了。是啊,都没错,以果推因,谁都说不清当时决定不买房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只是我不想倒推因果时加入家庭的因素,这似乎是打上了“不孝”的标签。如果当时和父母的关系无间,仍然决定不买房,虽然遗憾,至少这个因不是内部的。
二是长相变了。最近翻出小时候的照片给同学看,同学说“哇,原来你以前是瓜子脸”,我吃了一惊,“现在不是了吗?我一直都是啊”。仔细看了看,还真是,原先的瓜子脸不知什么时候塌成了国字脸,微微含一下下巴,双下巴惊人。这大概就是人体的初老吧,脑海中第一次闪现出“整形”“削骨”的关键词。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也正常,人嘛,长相就是跟着年龄变得啊,变丑就变丑了吧。倒是想翻翻20岁的照片,居然发现没拍几张,仅剩的几张照完全就是年轻人的朝气啊,看着都可以热泪盈眶了。想着,要是当时多拍几张照就好了,至少留给变丑的、未来的自己回忆回忆。那些本以为普通的时刻,历经时光打磨,居然蜕变得明媚而灿烂。
尽管现在不在二十岁的前奏上,好歹还踩在尾巴上,日后想来,也是一个本该精彩的年岁吧。
三是选择工作。古语有云“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可见选择的重要性,在女性参与劳动后,难题就变成两个:“选择工作”和“选择伴侣”。每次回忆两年前择业的两个Offer,我都在反思,为什么会选择现在这个工作。当时的理由可笑不堪,“工作氛围愉快”,“老板很看重我”,“工作比较有趣”,“可以比另一个工作晚到半小时”。为什么说“可笑”,因为当初的理由统统被现实击碎了:2年间我换了3个部门,改了3次工作职责,工作上毫无竞争力;老板是看重我,可老板的老板不看重我,因此老板保不住我,在最近一次部门清洗中,被移交至另一个部门;换公司董事长后,上班打卡,请假以最严格的标准执行。而另一个Offer,虽然当时就清楚短期很累,但长期一定会有好的发展前景,简而言之,两个Offer是以下的图示:
该是自己承担的痛苦,逃也逃不掉,无非是早和晚的事,越晚承担,代价越大,大概是这样。
过好当下,是为了不给未来的自己借口。时刻想象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未来的自己的关系,若是今天活得安逸,没有进步,未来的自己会如何责怪现在的自己。若是现在努力流汗,未来的自己或许能活得轻松一点。
活得不轻松也没关系,至少未来的自己没有借口责怪现在的自己了,完成“尽人事”的部分,无愧于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