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四種慧行(分二科) 申一、徵【云何四種毘缽舍那?】 這是第二科「四種慧行」。這個第一科是「九心住」,「心一境性」裡面,第一科是「九心住」。現在是第二科「四種慧行」。「四種慧行」裡面第一科是「徵」。怎麼叫做「四種毘缽舍那」觀呢?「徵」。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出體性」,又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申二、釋(分四科) 酉一、出體性(分二科) 戌一、略標【謂有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於諸法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是名四種毘缽舍那。】 這是「略標」。把這「四種毘缽舍那」把它立出來,把它寫出來,這個意思。「謂有苾芻」,就是有這個出家受大戒的苾芻「依止內心奢摩他故」,就是你這個時候不是在散亂的時候,不是在定外,就是入定了。這內心的明靜而住的境界現前了,依此明靜而住的「奢摩他」的「內心」為「依止」。為「依止」,實在這句話怎麼講呢?當然可以當依靠講,也就是住處,就是依這個「奢摩他」為住處。你這個毘缽舍那的觀在什麼地方安住呢?就在「奢摩他」上住。如果你出定了,就是沒有「奢摩他」可安住了。你散亂了,散亂這時候奢摩不存在了。所以「依止內心奢摩他故」。 「於諸法中能正思擇」:這個「諸法中」,就是所緣境,你歡喜用什麼做所緣境?如果是用這個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那麼色、受、想、行、識就是「諸法」。或者十八界、十二處,或者十二緣起為所緣境,就是這些「諸法」。「能正思擇」這就是一個毘缽舍那、「最極思擇」毘缽舍那、「周遍尋思」也是毘缽舍那、「周遍伺察」也是毘缽舍那,就是這四種毘缽舍那。這個我們一般所修止觀,是簡單的介紹怎麼樣觀?實在那是很簡單的說法!但是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就是分出這麼多的差別,這是觀有這麼多的差別。這是「略標」。下面是「別顯」,一樣一樣的再加以解釋,分四科。第一科「能正思擇」,第一個毘缽舍那觀,是能正思擇。戌二、別顯(分四科) 亥一、能正思擇【云何名為能正思擇?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 「云何名為能正思擇」,怎麼叫做「能正思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解釋。「謂於淨行所緣境界,或於善巧所緣境界,或於淨惑所緣境界,能正思擇盡所有性」,這個把所緣境也標出來。「謂於淨行所緣」,我們前面也講過了,「淨行」。這個「淨行」,這句話怎麼講呢?「行」就是心,就是清淨你這個心。你這個心不清淨,你這個心有貪、瞋、癡,有很多的問題就不清淨了!或者是依在這個境界上修觀。 「或於善巧所緣境界」,前面說過了有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這也是所緣境。以「善巧」為「所緣境界」上修觀、「或於淨惑所緣境界」。「淨惑所緣境界」,分世間;出世間。世間呢,就是『厭下苦麤障,欣上淨妙離』這樣修止觀。出世間的止觀,就是『苦、集、滅、道』,這前面都說過了。「於淨惑所緣」,就是清淨這些煩惱的迷惑,依此為所緣境。「能正思擇盡所有性」,不管是那一個所緣境,你都是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去。「能正思擇」,就是依據佛陀的法語去觀察,叫做「正思擇」。「思擇」什麼呢?「思擇盡所有性」。看這個《披尋記》。《披尋記》一七頁:《能正思擇盡所有性者: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擇盡所有性。》 這個說得很清楚。「思擇諸事」,就是這個淨行所緣、或者是善巧所緣、或者是淨惑所緣。譬如說是緣這個善巧所緣,善巧所緣修這個蘊善巧,觀這個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那你就思惟「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思擇彼諸事」都是緣起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由因緣現起的,叫「思擇諸事」。「及彼自相」,這個緣起的色、受、想、行、識它有自己的相貌,譬如說這色:色以變礙為相,是它的自相。「變」就是變化的變,障「礙」的礙。拿我身體這個四大來說,它不是安住那裡的。你多少年一看,哦!這個人老了,這是變了,實在是剎那剎那的變異,這個變化。這個「礙」,質礙,有障礙。這個牆有障礙,你從這個地方你過不去,有障礙。我們人身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色,地上也是有質礙的,有質礙。變礙為它的自相。 譬如這個「受」,色、受、想、行、識這個「受」。受是心法,它是無障礙的,心法是無障礙。那麼它以什麼為相呢?以領納為相。就是外面的境界它能領受。領受,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就是這個受蘊以領納為它的自相。這個「想」,想以取相為相。這內心裡面去觀察一切、一切事情的相貌,這就是取相為相。或者取可愛的相;或者取可憎的相。我昨天吃麵條我歡喜,心裏這個念心所一念,這麵條就現出來了。那麼就是心裡面現出來一個麵條的一個相貌;或者說是一個可愛的境界,我心裡面這念心所一發生作用,這可愛境界就出現了。如果你若這個念心所不夠力,想了老半天想不上來,那就不對了。現在這個想心所,就是或者是色法的相,或者受、想、行、識的相,各式各樣的事情。想以取相為相。 「行」以造作為相。就是你的心開始行動,我不高興這個境界,我要採取行動把它消滅出去;我歡喜這個境界沒有,我要採取行動把它創造這個境界這件事,這個行是這樣的,是管這件事。「識」以了別為相。色、受、想、行、識的識,是明了、分別。這是光明;這是黑暗;這個人是我的同梵行者;那個人是我的敵人,就了別。這個了別包括是:它的對象是很多事情,色、受、想、行都是屬了別的境界,是非常寬的。這個了別是識的自相,所以這個「盡所有性」,「思擇諸事及彼自相,是名思擇盡所有性」:你思惟這件事是有過患的,令我到三惡道去很苦,我若不這樣做,我就不到三惡道去了;我這樣做,我就升到天上去了;我這樣做,可以得聖道。這就是思惟,思惟諸法及「彼自相,是名思惟盡所有性」。這個「能正思擇」這句話就這麼講。這就是修觀。(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