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的那些理论,妈妈早就用多年的行动践行了。
今天闲来无事翻了翻抽屉发现,里面全是我曾经积攒的各种早就没用了的东西。因为没能及时扔掉,而积攒了大量的灰尘,放在哪儿使整个抽屉都乱糟糟的。于是开始着手整理,扔掉没用的东西:过期的发票、没用的包装盒、随手写下的便签、用完的笔壳笔芯、写毁的明信片......
曾经固执的觉得很多东西可能未来还会用到,就不舍得扔;又或者是儿时玩腻的玩具,总觉得这是一份回忆,就一直留着。到最后,家里冗余的东西越来越多,满满的柜子、床下、抽屉堆满了我零零碎碎有用没用的东西。
以前妈妈总会时不时的来我屋里擦擦桌上的灰,顺手扔掉我没用的东西,当然是以她的判断标准没用的东西。偶尔也会把我觉得有用的东西扔掉,比如一些好看的包装盒、一条优美的丝带之类的。有时候我也会跟她因为错扔了我的东西而跟她吵架。甚至于有一次扔掉了我的装在一个纸袋里的压岁钱,这事还被我爸笑了好久,也成为我每次抱怨她乱扔我东西时的证据。
长久以来,我都在以一种和她截然不同的方式来对待我的物品。于是,我的东西越来越多,多到大大小小四个柜子都装不下;而她,这么多年以来和爸爸的东西也不过是两个抽屉和一些共有的衣物、鞋而已。
最近刷豆瓣看到关于“极简主义”的讨论,加上今早收拾抽屉时的感触。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才是真正的生活家,她在很早的时候就在用实践践行着什么是“极简主义”。她从不把当下没用的东西留着,哪怕是未来可能会用到(事实上很多东西未来也不会用到)。
每次有人提起时,她总是简单地说一句:“没用的东西我都扔了啊”。
从小她都在我吵着要某样东西的时候告诉我“这东西买回家也没用,别买了”,尽管有些时候我用固执打败了她,常常是她面带为难、纠结再三,还是给我买了回家。而不买真正有用的东西,不也正是所谓的“极简主义”一直所提倡的吗?
大概真的是我太固执了吧,这么多年来,我妈亲身在我面前践行的朴素道理,我却一直视而不见。囤积的东西未来也未必会有用,曾经的物价未来看到或许会成为回忆,可是我们真的需要物品来回忆过往吗?不是所有的零零碎碎的记忆都需要重新想起,保留真正重要、扔掉没那么重要的也是对大脑的“极简主义”啊!更何况如果那些回忆真的重要的话,失去之后的思念也是独特的经历啊!
其实从这一个小习惯,早就已经决定了我未来的处事方式,仅一个囤积症就够我受用许久的了。生活环境里堆满了没用的东西自然就难打理,除了物品还会喜欢囤积资源: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电脑里的视频、PDF积攒了几十G也没时间看;舍不得用的东西堆在那儿直到过期。囤积是仓鼠病啊,得治!
我想,我应该向我的妈妈学习。扔掉那些没用的东西,留下的东西满足于当下就好,再需要时总会有办法弄到的。先学会生活再去追求其它。
至此,我才明白,原来妈妈才是最好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