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妞儿就满两岁半了。
我们在前一天带她去看了马路对面的幼儿园。
妞儿很喜欢学校,喜欢写作业,大概是受姐姐的影响。
去的路上,妞儿问:“妈妈,我们去哪儿呀?”
“去幼儿园看看。”
“是去我的幼儿园吗?”这个时期的小妞儿,什么都是“我的”。去过的幼儿园是她的,要去的幼儿园也是她的。她的东西是她的,她用过得东西也是她的。甚至,她看见的东西也全都是她的。
年初五去姨奶奶家,她指着阳台上的乌龟跟我说:“妈妈,看,姨奶奶给我养的乌龟,都这么大了。”
我心里直乐:可说呢?姨奶奶有预知能力,提前5.6年就开始给你养乌龟了。
妞儿却不以为然,小手一指,姨奶奶家的一切,通通都是她的。
好在,她还能听的了劝,离开的时候,我跟她说:“这些东西是姨奶奶家的。你来了,你玩的时候,就是你的。你玩完了,要回家了,这些东西还要继续留在姨奶奶家。不然,下次再来,就没得玩了。”
妞儿听了,爽快的说了声“好!”,便放下了手里紧紧攥着的玩具。
大部分时候,我会直接告诉她,什么东西是她的,什么东西不是。大部分时候,妞儿可以接受。但遇上她爱极了的,道理就不管用了。
死皮赖脸非说是“我的。”,你不顺着她说,就大哭大闹。只是,多半没用就是了。
跟别人一起玩的时候,妞儿把自己的东西看的很紧。如果谁要硬抢,那肯定是不行的。妞儿会坚决捍卫自己的物权。但若是跟她好好商量,她反倒会很痛快的答应。
于是,常常出现的情况是:
妞儿有一个东西,其他同龄的孩子想玩,但不会表达,便直接去拿。妞儿会立刻紧紧的抓住她的东西,大声的抗议,“别抢,别抢。不能抢东西。这是我的!”
预感到有危险时,妞儿也会立刻求助:“妈妈,他抢东西了。”
这时,我会跟她确认一下情况,然后,告诉另一个孩子:“这是悦悦的东西,如果你想玩,可以跟她商量。”
多数时候,对方并不会说什么,估计平时也不太有机会练习。
那样的话,我会替对方跟悦悦商量:“悦悦,给XX玩一下你的东西,好吗?”
"行,一人玩一会儿,轮流玩。”这时的妞儿,总是会很痛快的答应。
偶尔,若对方先前抢的太厉害,妞儿心里不高兴,也会说:“不好!”那样,我就只能跟对方说:“悦悦现在不同意,咱们得等一会儿。或者,你有什么可以跟她交换的吗?”
也有的时候,不需要我特意问她,当我承认了妞儿的物权,承认了妞儿的主人身份,妞儿就会立刻把东西递给其他小朋友。
她最需要的,其实是这份承认吧!承认她是主人,承认她可以自由做决定,承认她的权利,尊重她。
在小区里,也常遇到别人家的父母,劝自己孩子“大方一点儿,别那么小气”的不在少数,也有的会引导孩子:“要跟好朋友一起分享。“
但,没体会过“拥有”的孩子,该怎么懂得“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