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是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同类型的脑血管病症状有所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特征:发作突然,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完全缓解,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可反复发作。
2.常见表现: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黑矇;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理解障碍;眩晕、平衡失调、行走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2.脑梗死
1.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可能出现TIA发作表现。
2.急性起病症状:根据梗死部位不同,症状表现多样。病灶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性偏盲;言语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能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表达困难)、感觉性失语(能说话,但言语混乱,听不懂别人讲话);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
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
1.脑出血
1.一般症状:多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常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2.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内囊出血可导致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脑桥出血病情往往较重,可迅速出现昏迷、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四肢瘫痪等;小脑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平衡障碍等。
2.蛛网膜下腔出血
1.典型症状:突发剧烈头痛,呈炸裂样,难以忍受,多为全头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烦躁、谵妄、嗜睡、昏迷等。
2.特殊表现:脑膜刺激征明显,表现为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布鲁津斯基征阳性;部分患者可出现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为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瞳孔散大等;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