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七班27号 欧艺莹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次的贬黜,却似乎为苏东坡打开了新生的大门,当一个丰盈的生命遇上一片博大的土地又会发生什么?
“丰盈的生命”用来形容苏东坡真是不为过。林语堂以《夜雨对床》为引,引出“苏东坡生来事略只是一个伟大心灵偶尔留下的足迹,真正的苏东坡是一个幻鸟般的灵魂,说不定今天还在星宿间梦游”,巧妙的比喻灵活地展现了一位洒脱、自由的东坡。他能够因为“讨厌”陈太守而耍小聪明作下《凌虚台记》,亦能在太守逝世后用沉郁深厚的情感为他写下墓志铭。他似乎是个孩子,能够无谓地畅所欲言,这并不讨人喜欢,可正是因为这样的他,才有了我们心中那个直率、正直的苏东坡。“苏东坡内心真有话要说”是林语堂形容的写下墓志铭的苏东坡,如此淳朴简单的语言,却一语中的,因为那时的东坡正是怀着愧疚、悲伤写下最长的一篇墓志铭。可以说他真是一个“人”,一个接地气的人,会被直接的小情绪冲昏头脑,之后又能怀着虔诚的心道歉,生命便是如此,充满生活气息。
“我简直想说,苏东坡的精神代表‘火’,他一生和水灾、旱灾奋斗,每到一地就忙着修建供水系统、水运系统和水井,火的象征很恰当”。内心丰盈即既来之则安之,苏东坡虽被贬黜黄州,却能够享受当下,他不愿只屈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所以他总在东坡上点起篝火吃起酒肉;他不愿令百姓受苦,所以兢兢业业帮助百姓修筑水利。林语堂写道“有时候他觉得孤单,不过有时候看看酒杯中的月影,他也会兴高采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无疑还是一个勇敢、乐观的人,即便遇到挫折,也如大自然般的洗礼般来的自然。当遇到世俗所相信的鬼神他也无所畏惧,因为他有内心的坚守和执着、勇敢。如此,便是鲜活丰盈的表现,不为世俗而烦恼,而为做好自已的分内事而努力,为内心的愉悦,为坚守自我。
不过仅有丰盈的生命是远远不够的,黄州,为这位才子提供了快乐的栖息之地。黄州,于他而言是《定风坡》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坚守之地,是《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自由与静谧之地,是《念奴娇》中“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慨之地……
如此一来,便成就了苏东坡,成就了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