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写了一篇复盘文,顺便写了自己认为达成目标比较重要的几点心得体会,写完之后去跟这一年激励我的小伙伴们表达了感谢。之后有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有人指着我写的复盘逐条批判,讽刺挖苦我列的那些根本算不上成果。
有一点小小的讶异,于是我仔细看了看他说的,然后开始思考他说的是否有道理,反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
细看之后我发现,问题存在于双方对事件的评价标准不同。对方觉得五万字的输出不值一提,观影量毫无意义,减重没到十五斤都没必要写进总结……而我却觉得,这些都是2018年对我自己影响很大的事件或经历。其实复盘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不在意与他人比较,我在意的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有没有进步。在看清对方批判的原因是三观不同导致价值观不合之后,对他的批评也就无所谓了。
之前跟一个朋友聊天,朋友传授我不少东西,受益匪浅的我鼓励朋友去教学。朋友一口拒绝,苦恼地说:可是现在就已经有人挖苦我,说我好为人师……
我回应道:说呗。
美妆达人小麦说,她觉得朋友圈里的广告越来越多,越来越少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和那些自以为是的杠精及抖机灵分不开。
我在2018年读过的书单里推荐过《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非常喜欢书里的这段话: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诉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我们总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国家等团体中跳出来。但是,即使跳出组织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自由。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的生活。
人生路上谁还没有过被挖苦、被讽刺、被质疑、被撕逼的时刻呀,有道理的意见可以听听,比如昨天就有读者对我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也准备在之后的文章中也会加以改进。没道理的那些就随它去吧。根本懒得回应,每天忙得很呐,没空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天地之间,欢迎各种有益的声音。
至于为什么我表达感谢的时候那个人却跳出来讽刺我,可能真的就像他自己在最后说的,羡慕嫉妒吧。谢谢在我被质疑时,站出来帮我说话的姑娘们,还是要感慨下,他的这番讽刺竟然帮我涨了粉,这可能也算是 Screndipity(意外的好运)吧。
第二天,既美丽又有气质的以墨姑娘说了一段特别好的话,我就借用一下来结尾吧:之前我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说,自己本身不行的人经常对别人说你不行(以此反衬自己很厉害),而自己本身很厉害的人,会经常发现别人也很厉害。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都能用发现闪光点的角度去看待人和事,你所做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值得称赞!
2019年每日更新之3/365,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