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有这样一段话:
真正得母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得敦促。
与温尼科特“60分妈妈”意义相同:
让婴儿体验安全和危险。也体验失望情绪。但没有到绝望的状态。孩子强大的信念和力量:在我最糟糕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帮我。
网上曾有个极端说法,“父母皆祸害”,曾遭吐槽。
孩子自剪断脐带那天起,就成为独立个体。与与世界(妈妈)唯一联系便是“情感”这根纽带。
上面两段话,无论是派克还是温尼科特,追根溯源,其实都没有否认母爱本质。母爱是本能,意味着先天、意味着生物学属性。
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爱”正名,比如“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不能否认也是一种爱。再比如“依赖性人格失调”、爱情里的“激情之爱”,不能否认其本质都是源于“爱”,只不过是爱的一种‘’极端形式”,是“量”的问题,不是“质”的问题。因为爱的对象只是ta,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造成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母亲往往意识不到孩子的成长速度远远高于母亲的预估,所以母亲对孩子的能力有相当大的误解。表现在对孩子各种担心、指责、怀疑和失望,而孩子还没有能力以至于误读了妈妈的爱(可否说是一种原罪?)。再深挖,是因为母亲在做“妈妈”角色上人格准备不足,她本身就是一个“病人”,便将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和无助感,经过伪装变成孩子现实层面的不安全和需要帮助。而孩子会经过投射性认同(误读),牢牢抓住母亲,把自己方方面面弄得一塌糊涂。内心有个声音:你看,我就是离不了你。妈妈一旦精力不足以满足孩子全部需求(合理的不合理的),孩子便以各种破坏性行为以唤起妈妈注意,如此反复,固化了这种不健康的母子互动方式,最终成为习惯。
从这个角度讲,这根本是孩子对母爱的误读。只不过孩子是一张白纸,显得无辜,母亲是饱经沧桑的过时地图,显得罪该万死。
有感于女孩将懦弱母亲视为“耽误自己成长”的“罪人”,反复对母亲出言不逊出手不敬,这位母亲,无能为力到“任其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