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课,收获满满,但我觉得想要做好,得一步步慢慢改变自己的方法才可以。教无定法,学有定规。
王老师分析了三节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定义》,从学生有什么事干?有没有创造性?......等来评判,第一节讲授,第二节问答式,第三节有了合作学习。确实我们有时为了想合作学习就让合作学习,而没有考虑需要不需要合作学习,是不是一个人干不了?是不是每个人自己能完成,而差异很大?形式是为了内容服务,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我要深刻反思这点。好好理解这句“学习永远只发生在个人头脑里”。
我是一名四年级数学老师,在教这节课时,运用课件,展示了三角形最直观的方面,学生看出,三个角,三条线,三个点,进而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是三角形”?学生说三条线,我就画了一些曲线,学生说是线段。然后说组成,我就出示了一个图,三条线段组成,但首尾没有连接的那种,然后又启发学生,学生们慢慢的说出“围成”,进而一步步总结出定义。最主要的是判断题就肯出“组成”这俩字。孩子们记得可清楚了,因为我举的那个例子已经印在孩子们的脑里了。
王老师说问答式课堂,想想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因为不是每节课都深入思考如何提问孩子,有的问题就是无用的问题(O_O)?
我要继续努力,做一个“懒老师”,不能过度剥夺学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