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的一声响,这是微信新消息提醒声,我打开一看,收到了来自妞爷爷发来的微信,内容如下:
刚才拾了一车娃娃菜。
种菜的地方离咱们家四公里、我和你妈七点去的、回来十一点多。菜地面积足有百亩开外、拾菜的人数足有三百人以上、大多数是老头老婆。天气寒冷、东北风雨加雪。真的太辛苦了。不过回到家后、看着滿载而归的成果、我和你妈心里挺开心的
妞爷爷以前是位教书先生,虽然环境艰辛,而他又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错过了转正的机会,但在他身上以及文笔下依旧轻披着书生气,文艺范的影子。
寥寥百余字,写尽了妞爷爷当下的心情,有疲累,有无奈,更多的是快乐。那种迫不及待和我分享他那苦中一点甜的欢欣心情,我能读懂,也理解他生活中泛着的心酸和憋屈。
心酸源自于自己年轻时两耳不闻家里事,既没尽到父亲的责任,更没持有丈夫的担当,致使孩子疾病缠体,妻子积下怨念,而自己当下年迈,除了一身毛病,啥也没落着。憋屈是因为必须长期忍受来自妻子的无限度精神打压,问题无解,但积怨越深,周而复始,无法推进,又无法驳回,有如生活在水火中,深一脚,浅一脚,热一下,冷一下,都不由他,只能受着。这都是他年轻时欠下的债,欠孩子的,欠妻子的,都一并被妻子记下,一点点,隔三差五尽数回落到他身上。
我理解,但我无法替他承受。他们俩口子的生活模式可以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分开了互相牵挂,心急火燎,浑身不自在;在一起却又互相折磨,一个不思茶饭,一个熬夜上火。
这一幕一次次上演,作为儿子的妞爸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深受其害,多愁善感,性格敏感多疑。但胜在底子好,把心护得好好的,没有长歪。也许这些不良的因素都是父母后天加载的,没有从内扎根,固蒂,又同时遇上了我这个从小在快乐无忧的家庭氛围中滋润成长的另一半,算是又被稀释了三分之二。至于剩下的三分一,只能靠他自己不管突破,升华。
这一车娃娃菜不仅装载了农民捡漏的快乐,还适度缓解了妞爷爷压抑的心绪。尽管天气恶寒,旅途遥远,但抵不住那份收获的喜悦。只要妻子开心,她就少受罪,还能多吃一碗饭,多睡会儿安生觉,更直接地说,多活些年数。
因为,他曾不只一次和我说过:太难了,不想活了。可一想到有儿,有孙,咬咬牙,还是坚持吧。我现在真的想好好过日子,可她不让……
他性格偏软,消极多虑,生活上懒到了极致。可以说,他是我亲爸的反面。但在我心里,他是一位很好相处的爸爸,起码在我到这个家的这些年,他对待家人确实在尽己所能,倾其所有地付出,我能感受到他在努力挽回,补救。奈何,另一半怎么也拉不回来了,也许是因为曾经伤得太深,已经深入骨髓,抱怨咒骂已成了她本能反应。如果不加以发泄,也会原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