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人文学成就突出,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说理与修辞,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这首《泊船瓜洲》是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据记载,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当时作者二次拜相,奉诏进京,舟泊瓜洲,兴致冲冲,在船上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名作。
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即点明作者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京口瓜洲,一水相连,泊舟其间,置身于茫茫白水、寥廓江天之中,放眼四望,思绪翱翔。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归心似箭的心情。当王安石把目光投向来路时,数重山的那边,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即紫金山(这里是江宁的代称)。哦,那水绕山环的金陵,多么地撩人情思!久立船头,清风拂拂,让人周身和畅,真时不舍离开啊。虽然不舍,但是王安石接到诏命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二月,神宗恢复其相位),仍然决心把新法继续推行下去。因此他勇决上路,从南京钟山赶赴京口(镇江),又从京口夜渡长江,到达瓜洲,驰程北上。瞬间,离家数重山,瓜洲一水间,作者表现了迅速果断,顾全大局,先国家、后小家的政治家气魄和风度。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为用好这个字,作者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这一“绿”,至少有三层含义:
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显得微妙亦含蓄。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重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稷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
于是,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即把这种心愿,明白揭出了——诗人久立船头,不知不觉间已是红日西沉,月华满天,于是展开联想:我将回到这里,回到钟山,回到绿的怀抱之中;万一事功遇阻,那么,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但不知这个日子又将在何时来到。结语用了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作者思念家园的心情。
纵观全诗,诗人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显得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从意境寄托来看,这首诗亦颇有可取之处。诗人二次复相的路上,毅然决然地坚持改革,那一腔浩瀚的“家国天下”的政治情怀,颇让人感慨。他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那一“绿”,是这样地沁人心脾,使作者如此倾心,当不是偶然的。无形无隐的春风一“绿”,即化作了有形有色的“江南春意图”,真是妙夺天工。顺适浅近的语感使人产生一种妙句天成、顺手拈来的错觉,其中自是有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与千锤百炼的文字功底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