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文学习的法宝

上学期间我一直喜欢上语文课,当然也不讨厌学数学,可能属于优秀生吧,没有明显的偏科。

师范毕业前夕,偶尔逛书摊,买了几本童话故事书,想象着踏上工作岗位后,课上课下读给我的学生们听。事实上,工作后没有坚持自己的初衷,被层层叠叠的清规戒律牵着鼻子走,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那时候教学成绩高于一切,小到本级部排名,大到乡镇区市。而且跟奖励直接挂钩,包括物质和精神。血气方刚,哪能甘于平庸?当然唯分数是求,什么读故事做朋友,都统统见鬼去了。第一二年课堂上还文绉绉的,但课讲的再好,不出成绩。没办法,向老教师取经。

水火交融的岁月,一方面内心里不想放弃语文的美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和理智。一颗骄傲的心不得不卑微的低下。

女儿出生后,照看她的空隙开始读一小段散文或美文。一是自己喜欢,另一方面,有意识的启蒙。女儿会说话早,而且口头表达流畅,不知是不是得益于这种熏陶。

女儿一年级时,现在是不提倡布置书面作业的,但她那时候还要布置,而且不少。毕竟孩子小,写字慢。孩子每晚要练琴,时间太紧,让她语文作业少写或者不写,事先跟老师已经打好招呼,其间跟女儿发生了激烈冲突。一个刚上学的孩子以为不完成作业是很丢人的事情,没法面对老师和同学。折腾到三年级下学期,为了让女儿腾出时间练琴看书,私下跟老师沟通,下午不去上课了,就在家练琴和看书。

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得有多大自觉性呢?不知女儿在家怎样打发的时间。当时只把她一人放家里,空里也没回去看看,现在想想真是作死,后果不堪设想。三四五年级,三个学期的下午都没上学,成绩一直不差,还遥遥领先,事实上跟智商无关,归根结底还是得益于阅读吧。

到了初中,一下子各科作业一大堆,为了给女儿减负,语文作业让她自主选择不写或少写,女儿死活不干,便由她去了。

一直到现在,女儿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甚至好几次考过单科第一名。

记得初中一年级女儿看完《红楼梦》感慨老半天,写得太好了!哪里好?女儿知道我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对我不屑地说:比如那些诗词,比如每个人物的塑造。然后谈到其中几个具体人物,薛宝钗和林黛玉她分别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感觉这孩子应该是认真读过了,不禁欣慰。

初三时候我们娘俩闲聊,谈起课外书这个话题,女儿力推中外名著,中外名著就是好,不管是故事内容还是写作手法,大家就是大家。比如《基督山伯爵》她感慨万千,对大仲马佩服的五体投地。同时她觉得班里一些同学看时下流行的言情或其他书,她翻了翻,内容和文字都粗制滥造,奇怪那些同学那么着迷。我呵呵的得意极了,女儿有自己的审美品味。

多年前,看过一个假条的故事,一个女孩用上百甚至上千张假条换来在家看课外书的时间,看了大量的课外书。相信小女孩的语文成绩及其他成绩一定不会太差。

几年前接触了潍坊的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听了她的报告,也听了类似的好多课,也读了她的著作《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后悔自己接触太晚,更后悔自己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虽忙忙碌碌二十多载,却稀里糊涂一事无成。

纵观文学界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大家,如诺贝尔大奖得主莫言,无不是得益于他青少年时候的海量阅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实,只要认识字,只要喜欢上阅读,这个人的语文成绩一定不会差,甚至有更好造诣、建树。

“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的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