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爱上了鱼。它见鱼每天在水里游来游去,便自己下去试试,发现在水里根本无法呼吸。
它如此爱鱼,怎忍心让鱼如此痛苦?于是,它每天将鱼从水里抱出来,让它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没多久,鱼死去了,猫悲痛欲绝,却不知自己错在何处。
你一定说这是一个荒谬的故事,可是,我们却常犯猫犯过的错误,那便是缺乏共情力。
所谓共情,亦可称为神入、同理心、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是一种能体验到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要达到共情,需要根据对方的言行,深入Ta的内心,去感受和体验Ta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掌握Ta的体验、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理解问题的实质。并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才能影响到对方,得到反馈。
此时,必须转变视角,从对方的角度而非自己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看待并理解Ta及存在的问题。
猫便是犯了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错误了。
共情力在心理咨询中被广泛地运用,作为心理咨询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同感共情力,才能准确体察、把握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与之产生思想上共鸣。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可卡夫的划分方法,他将同感共情划分为两种形式:初级同感共情和高级同感共情。
当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能从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其内心世界时,则达到了初级同感共情的要求。
如果咨询师能够有效控制自我的同感共情反应,不仅能站在来访者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感受和体验,还能对来访者的表述做出反应,并对来访者隐含的未完成的表达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表述。做到在自我的感受和来访者的感受之间“来去自由”,则己达到了高级同感共情的要求。
如何有效运用同感共情,达到高级同感共情的能力呢?
1、感同身受,这是核心。
心理咨询师必须从来访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Ta思想和情感去感受、体会、反馈周围的人和事,来感知两人之间的情感对焦和思维并轨。而非从咨询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这不仅需要心理咨询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同情同理心和敏锐的洞察能力。
通过同感共情的准确交流,让来访者感受到咨询师的诚意和对他的真切关怀,从而激发来访者进一步探索自身存在的问题,学会自助独立,形成良好的咨询关系。
2、专心专注于技巧
咨询师要用心地关注来访者的态度与技巧,传递心理支持,增强其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只有只有通过专注技巧时,才能听懂来访者话语中的种种情绪暗示。
2、掌握好镜摄技巧
咨询师对来访者说话中反射出的情绪作积极的言语和体语回应,与其达到一致化。如同一个人照镜,其一举一动皆会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称之为镜摄技巧。
3、不对来访者作是非评判,遵循判断抽离技巧
咨询师必须保持价值中立,尊重求助者。在谈话中,跳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进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对来访者的非理性思维不去作是非评判。
此技巧是同感共情的具体实施,才能做到将心比心,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换得来访看的信任和反思,帮助其认知并摆脱非理性思维与习惯。
4、采用具体化技术,引导来访者自我分析
在交谈中,要不断地要求他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感受作具体的描述、谈论。多问“你能说得更具体些吗”或“能否举个例子”等等之类的问题,引导来访者进行自我分析。
切忌不要对来访者的话语作是非的判断和指责,鼓励来访者多作自我分析。
5、表达共情没有固定模式,要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不能一视同仁,并要把握好时机,适度,恰到好处。并在反馈后进行及时修正。
当然同感共情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的“法宝”,而是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运用,一定会获得好人缘,走入对方内心,知晓对方心里深处的真实需求,避免猫爱上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