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几天可能是自己运营社群,太操之过急了。
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教给大家,想让大家都像我一样打卡、学习。每天都坚持输出。而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每个人的三观是不一样的。对学习、对阅读、对输出也是一样的。
我们是因为让想自己变得更好,而相聚在这里。但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所以我不能强求小伙伴去打卡,毕竟我还不是运营社群里的大咖圈子里的佼佼者。我的个人品牌还不具有影响力,就算“行动派”的主旨,我也只是处于预备期,没有说服力让小伙伴们,都必须要按说的出输出。
因为当初的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想让自己有所改变,但又不确定别人说的是不是真的,这方法可不可行,毕竟也没有每天坚持打卡,坚持输出,至少在我身上还没有强大,到足够影响别人也跟我一起行动的程度。
所以我应该理解小伙伴们不愿意打卡,不愿意发言。
第一、是我们因为不相信这个行动,会对自己有用!
第二、是我们不够自信,不够相信别人。不够确定方法。
第三、我还没有给小伙伴们提供对自己用用的东西,无论在工作中、家庭中、自己学习的输出中。
第四、出了读书、学习的校门以后,我们可能已经很多年没有在学习上投资过自己,偶尔也不过是买几本书来阅读下。我这么冒犯的说50元压力来学习阅读打卡,真是有点太不道德了。
我已经学习过好几期的成长营,阅读营、图书馆流动漂流瓶。所以了解了一些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付费,是别人劳动成果的学习,所以我赞同这样的理念的。就像我们在学校读书,教学费是一个概念的。
而出了校门的我们,早已经忘记把书里的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去。
到了社会这本无字书里,我们更需要寻找各方面的有字来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
做人方面:你必须要和别人打交道那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稻胜和夫的《活法》
《富兰克林自传》
理财上:《穷爸爸富爸爸》《小钱钱钱》《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工作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咪蒙《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古典《跃迁》《拆开思维的墙》《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
婚姻:《爱的五种语言》
育儿:陈美龄《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
这些都是阅读营的伙伴推荐阅读的。很多,我才读完了这些,感觉真的实用,无论工作、家庭、自己的成长都离不开书的陪伴。
因为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的一个经验过自传被几代人相传。肯定有了不起的地方,值得可以去借鉴学习的地方。
首先看了书名,您就要带着问题去看这本书。跟你的工作、家庭、自己三维度的一个方面。哪怕只是一个问题,也去书中寻找答案?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我能改变什么,拓展到三个目标中去。那这本书就对你有价值了!
像我今天看的《社群运营实操手册》,因为这几天在运营社群是遇到了问题才想起这本书。
前几天,担心社群运营而像朋友圈的有经验的人请教,她们推荐我去看《社群运营实操手册》,当时还没建立社群。招募广告、建立微信群、拉三观一直都小伙伴,起社群名字,小伙伴自我介绍,打卡流程,介绍实用的书籍,就这么完了。小伙伴们很积极参与,我以为很开心,以为就这么完了。
问题来了,连续俩、三天,无论我说什么,社群里没有人发言、互动、没人搭理我。是我提供的信息有问题,还是我不够有诚意,我目标不明确?还是……各种问题莫名而来。
有小伙伴说过,社群运营,刚开始才有一个人,或一个人都没有,就这么坚持下来的。现在的我终于明天她们那时候的心情了。自己能力不够,品牌力和影响力不够。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
而我下午说的,为了提高小伙伴们的积极性,想一个人交50元作为互相监督的动力,一个月打卡26天,就算全勤,压金退还,还发50元全勤奖。
结果还是没有一个人发言,看来我的方法用错了,让伙伴们认为我实际上是想收大伙的钱,这让自做多情的我,有理说不清楚啦!越模越黑!哈哈,是我太操之过急了,反而让大家反感。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社群运营实操手册》这本书,和写作的学习,还是定期分享干货每天坚持打卡,让小伙伴看得见我的进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按目标计划慢慢来。
我初心主旨是建立有灵魂的社群,写有温度的文章。功利不是不要,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必须会写功利的爆文,但也需要有温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