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按照最简结构体显示的运行机制,对智商高低的评测做一个定义,标准将会是这样:通过再标记历史记忆,对未来事物运行状态进行符号预演算,演算(思考)的结果与实质客观相对比。对比程度越全面、越长远、准确程度越高、演算速度越快,则符号预演算能力越强,也即“智商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预演算能力的强弱程度,是一种已经体现出来的能力,能做评估智商的参考,并不等于这就是所有潜在可塑的预演算能力的极限。智商的定义应该是评估动物潜在的发挥符号预演算能力的极限。若如此,判断动物智商的高低至少与以下因素相关:
以下各因素的高低(大小、强弱、多少、长短)程度与“智商的高低程度”成“正比”或“反比”。
(1) 同样的时间内,记住的内容量越多。同样的内容量,记住用的时间越短。
(2) 同样的时间量,回忆的内容量越多。同样的内容量,回忆的时间越短。
(3) 能储存的总记忆量越大。(“能储存”不等于“所储存”)
(4) 直接感知能量的形式越多。比如,先天性盲人是无法直接感知、无法理解光能量的存在形态的。
(5) 同一种直接感知到的能量形式,形态越多。比如,假如人的视觉能 不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细菌、病毒,会比不能直接观察到细菌、病毒的人智商更高。
(6) 读标记符号,还原具体的速度越快。
(7) 读标记符号,还原具体越详细(准确包含的范围越广)。
(8) 读标记符号,还原具体的准确程度越高。
(9) 既定标记符号关系的符号演算:同样的时间内,演算的量越大;同样的演算量,用的时间越短;比如,数学演算、定理(道理)推演(演算)的速度越快。
(10) 既定标记符号关系的符号演算,演算准确程度越高。
(11) 用符号对客观现象进行标记,精细程度越高。比如,同一个现象,A抽离出2种性质,B抽离出3种性质,B比A标记得更精细。
(12) 用符号对客观现象进行标记,“标记符号性质关系的演绎”与“对应的客观现象的演绎”对应的准确程度越高。
(13) 对客观现象用标记符号标记后,更新(修正)速度越快。
其中,第(4) (5) (11) (12) (13)项,是没有被当前的智商测试理论注意到的。这会是当前智商测评结果与真实智商相符程度不够高的原理因之一。
2.
另外:
(1) 智商高低不能与成就高低成绝对正比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a) 相对的高智商,但思考方向不完全集中在一个方向上,可能比智商相对较低者把智力完全集中在一个方向上的人,运算的程度要低;(b) 总体相对智商高,但某方面不足以超越总体智商较低、但某方面特强的人;(c) 总体智商较高,但思维方法不如总体智商较低的人的思维方法先进。比方说,用中医理论、风水理论等落后的认识方法与科学思考方法相比。(d) 基础方向是否正确。若基础方向是错的,应该先否定基础,并重建基础方向。(e) 教育因素。(f) 不可预测的偶然因素;
(2) 有些人可以长时间保持活跃灵繁的思维而非记舒服程度不下降;有些人并非不能理解高度抽象复杂的问题,而是可持续时间不长,脑思维运动一会儿,就非记忆舒服程度急剧下降,就迫切需要停止思考运动,甚至就想要睡觉,这是峰值智商很高,但所有时间下的平均智商不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