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之前说过暂时一阶段要尽量多读多想少议论,虽然按道理今天该进一步复述学习坎德拉、梅拉特的新知...
这么多虽然,但我只有一个「但是」。
——但是我一定要谈谈昨晚看的《开讲啦》,1月14日,崔愷老师的这一期。这期节目,我看了两遍,畅叙幽怀,受益匪浅,言到深情不得不为之动容,察其尔雅之谈吐益觉如沐春风。
崔愷是我天大建筑著名的杰出校友、建筑大师、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建筑设计院的总建筑师。
闲言少叙,切入正题。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想,还是抛弃掉一般营销号的写法,搞几个小标题就算概括了全篇要点。我想,既然是写一些内心的感动,宁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我想一谈关于崔愷老师的建筑理想,二谈演讲之间崔愷其人的个人魅力给我的感受。写人作传,况且一家之言,固然有其春秋笔法,我希望通过对崔愷老师的“谈论”,抒发出个人的一些共鸣或者价值认同。最主要的,还是谈一谈我自己对建筑价值的取向。这不仅是我对建筑所有热忱的根本原因之所在,也要鲜明地表达我个人观念中相关的取舍好恶。
所以以下的讨论会带有不是一般朋友浓重的个人成分。我也一直认为无道之术等于颟顸,也非常想借此机会发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欢迎交流。
一、关于崔愷与建筑
我觉得崔愷真正是一个无愧于我心中“大师”风范的建筑师。从演讲处处可以见得崔愷先生心中的博大。
真正的大师,他的心中是对生民百姓的责任,而决不是眼前犬儒一般的苟且。
这种扎实,这种质朴,这种诚恳,这种责任,这种善意,这种价值观..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教导大家在利己主义的迷雾中勿忘「心系天下,兼济苍生」的语文老师,想起了暑假自掏腰包带我到大理查访乡建的阚教授。
真正的大师,他的心中是对民族文脉的致思,而决不是小资伪文艺那种文艺腔调的搬弄堆砌。
我比较不看好有一种小资腔调的文艺青年,大概就是下图所概括的类型:
我们这里并没有要站在个体角度否定任何个人的欣赏趣味,只是站在总体角度反对这种奉“文艺”为圭臬和最高价值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大师,他的心中是对人与空间之道的聆听,而决不是炫技或者堆砌符号的幼稚。
二、关于崔愷其人
我觉得崔愷是一个十分契合我心目中对于真正知识分子定义的典范。
首先是知识分子对于心系生民百姓、对于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坚持、对于文化传承点滴之处的践行
其次是大道行思、三省而新、从善如流的修为
然后是对于文脉文化的责任感
然后是敢积跬步、躬自行之的实践精神。
再次是善良、真诚、谦和、儒雅的气质
无论是提问的青年代表请求现场画画时其爽快答应,还是同学提问时他从容而动情的回答,以及和主持人幽默风趣而又完全不显得苍白的互动,又或者颇有见地的建议和真挚的祝愿、诚恳的赞许,都让聆听者感受到一种温润而厚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