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奥义的由来
从前,有本魔法典籍叫做《论语》上面讲述了众多深奥晦涩而又威力强大的黑魔法,其中有一招S级奥义,由笨笨的曾姓秘法师发明,就是流传后世甚广“吾日三省吾身”,后世称之为“每日复盘”。
之所以称之为S级奥义,不在于法术本身的秘不可宣或晦涩难懂,而在于道理放在那里,懂了但却做不到。
抽丝剥茧地看,这招奥义有两个难点,第一是每日,第二是复盘。每日在于坚持和重复,复盘在于目的和模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小增量迭代出大能量的案例。关于坚持的事,挖个坑,后续有文不上,本篇着重讨论复盘的目的和模式。
万事开头难
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公文写作,开头最难写。因为一般来讲,开头要搬来“三座大山”镇文:背景、目的和意义。而这“三座大山”中,背景需要描述却不需要创造、意义是目的达到后的影响,所以,只有“目的”是唯一核心原创的东西。万事开头的开头,就是要搞清楚目的,即要做这件事的动因。任何非目的范围内的诉求,都只会造成拖累。
施展“每日复盘”奥义的动因是什么,几乎决定了接来下这招奥义的所有衍生套路。这里说的目的,是发自内心的核心动因,而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冠冕堂皇的借口。我们回头看看,曾姓秘法师每日复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他的三个恐惧,分别是:谋而不忠、交而不信、传而不习。不难看出,他的目的就是要“忠、信、习”(“习”其实是方式而非目的,实际“习”的应该是“成长”)。
所以在清晰的目的驱动下,每日复盘的内容就可以很具体,能够取舍,能够考核,能够改善迭代。这样,这个日常工作就具有了生机(可以自动循环)。我们找到了目的,也就找到意义,意义就会变成驱动力,它会将普通的任务做成自驱动的循环,不用你去驱动事,而是事在驱动你。
最后,把大目的切分成若干个小“猪蹄”,然后每天再去啃每个“小猪蹄”,啃完一个再来一个。
万道法自然
自然界中没有纯直线、没有纯白色、没有非连续,没有纯粹、单一和绝对的东西。所以曲线、灰色、连续、融合、相对是这个世界的运转方式,当然,你的能力越大,就越可以采取接近于绝对的方式来前进;当然的当然,如果你真的你认识水平够高,你也就越不会采取近于绝对的方式去前进。或许存在那种能力超级大,但是认知水平超级低的人,比如超人,也未可知。
扯远了,再回来复盘的模式上来。
复盘的模式是在能够达到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容易实现的方式。举个例子,每天早晨我要发布当天计划做的三件事和昨日对自己的反思,现阶段计划要将这个坚持715天(已经坚持了515天)。这个反思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复盘,下面提给自己的几点改善意见:
- 每天都问自己固定的问题。小增量迭代的方法,一定要给自己一根基准线,以防跑偏,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固定且异日可对比。
- 不要每天都问自己大问题。善待自己,不是谁都能承受每天进行灵魂的拷问,过度的哲学思考和压力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和萎靡不振。
- 写下问题的即时思考答案。真实地与现实中的自己相处,脑袋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都是你自己。现实中的你让脑袋中的你失望时,别怪他。两个你,互相都不要让对方失望。
- 如果可以,对复盘再复盘。好奇心、喜新厌旧、贪婪都是人性的弱点。看过的道理就像吃过的鸡蛋,吸收是关键,反复咀嚼实践的效果要好于博览群书。
分享下我自己的目的、目标和模式:近年的目的是“养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好习惯,享受好习惯带来的收益”;近期的目标是建立第二个习惯“知彼解己”。前期的每日反思复盘的猪蹄是离散而随机的,经过上述探讨,我要给自己重新设计下:回忆当日的一次人际接触,对方诉求是什么?对方是如何表达诉求的?自己做出的回应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感谢六位思考群的朋友们,感谢你们想出了这么好的问题(本篇是对该问题的绿帽思考),让我有欲望和压力去逼自己深入的思考和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