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陈慧珊的故事
前一段时间,有位曾经的TVB当红女星,因为旧日一个培训学校教师的profile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和讨论。
|
|
即便这家机构已经出来澄清,说这个合作是前些年的事情。还是有众多网友唏嘘,当年的大明星“沦落”至此。
但很快,在一波“起底”陈慧珊的个人发展道路和转行经历后,网友们又发现乘风破浪的宝言姐姐原来是个励志姐啊!
那到底是沦落还是励志呢?
陈慧珊的人生故事,如果简化为一个命运曲线,类似于下图:
|
|
陈慧珊的个人发展路径看起来的确不属于传统设定的在一条路上一路向前,她有过转折和起伏,甚至在外界看来,有些高开低走。她19岁,考入波士顿学院新闻系。大学毕业,进入TVB明珠台做主持、编导和记者,97年的时候出演《壹号皇庭V》的律师,一炮而红。接下来的八年,是她演艺生涯的高峰,凭借认真努力,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职业女性角色。然而,2006年后,随着港片和TVB的式微, 以及她自己生活中第二次结婚、生女,渐渐退隐。
等到再出现后就是被媒体指“沦落”到普通人的生活。
2012年,她丈夫宣布破产,她丈夫本来患有焦虑症,因为经济打击,更变得白发苍苍, 外界对陈慧珊的经济和婚姻开始诸多不友好的传言。
|
|
02 人生下坡路?
陈慧珊的故事能在互联网上一阵“沦落”,一阵“励志”,我觉得部分也是因为她的故事中透射了我们普通人的人生的常态样貌:并不总是乘风破浪,而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
我很想聊聊陈慧珊的故事,是因为她的人生曲线让我想到接触到的很多案例、一些朋友,也包括我自己的中年转型故事:
到底是沦落了,还是励志了?
我们70后这代人,来到了人生的中段。我们享有过时代红利,从小以为的人生大致是一路向上,不断向前。我们求学时,享受了还比较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工作后,很多人是国内自己领域内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但中年后,发现突然做不到“更高、更快、更强“了,发觉自己人生的路居然也会向下,不仅向下,有时候甚至难到爬不过去了。
我的一位朋友H有一天跟我恨恨地说:我终于知道什么是职场的Early Fifty歧视了。
他在美国接受教育,第一份工作在新加坡。后来外派到中国,负责一家型跨国公司工作亚太区的生产。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十多年。一切如鱼得水。
后来这家公司被行业内的更大公司并购。H面临着要么举家搬迁回新加坡,但是他在新加坡找不到比中国收入更高的工作,几个孩子也是在国内长大和接受教育,如果回去也是很大的转折和适应挑战。
H开始在找自己公司同级别或者更好的公司中的职位(鉴于他过往经历,屈指可数),半年时间毫无音信。他甚至在一家直销公司做了几个月的代理。
后来,H加入了一家民营公司,这家公司规模和在业界内的名声自然比不上原来的公司,虽然明面上收入没有减少,但是想到原来他的allowance中包含的孩子教育,家庭司机等待遇,实际的收入减少了。
而且,H来到这家公司后,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例如,白手起家的老板一言堂,公司里有很多和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级人物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因为前面找工作的挫折经历,加上家中的巨大开支,他也不敢轻言辞职,只得每天忍气吞声。
他说,我30年的职业生涯,突然发现人到中年,要开始重新做小,有时开会时竟然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H应该在中年人中不算惨的。因为毕竟他再忍气吞声,还拿着一份高薪。很多更普通的中层职位,时刻面临着行业经济冲击、被更加“经济有效”的人力资本替代的危险。我去年就听说很多40岁-50岁之间的中层管理者被公司裁员的消息。到手的赔偿金有的是两个月,好的也不过是一年收入。
其中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一蹶不振。 找工作也是高不成,低不就。觉得自尊受到了打击,连人际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变成了自卑、自闭的人。
前天,谷雨实验室转载了一篇专栏作家维舟的文章,谷雨文章题目叫做《中年失业之后:换种活法》。文章写了维舟在43岁那年从广告公司失业后的过程,后来再就业一直很困难。更新:8月份维舟又找到工作了。
他同时发现他们那届高考的榜眼也失业了。
他说:
在失业之前,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中年危机”,甚至不谦虚地说,当时我不但兼顾职场和兴趣,而且两方面发展得都不错。有时专栏被停掉,这尽管遗憾,但对我而言,毕竟还有其它选择。然而,我的选择在一点点变少,退路似乎也渐渐退无可退,不得不在人到中年之际,面临极其不利的处境。
他也说了自己在重新寻找自己方向过程中的不容易和困惑。即便像他这样有门写作的手艺,而且也算是小有名声的自由撰稿人,仍然不容易。例如在重新找工作时,发现“35岁现象::
在“后疫情时代”,很多企业想要的都是能“996”且任劳任怨、又廉价的新鲜血液,“35岁以上免谈”已经是应聘时公开的秘密了。
维舟后找了一份教育机构兼职+公众写作的工作方式组合,但马上又经历了“失业后的失业“。
中年似乎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旦倒退,就有泥沙俱下的泥石流感。
一方面,和年轻时的一无所有、因而也无所失去相比,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有房有车有职业声望,时刻有抛几个球走钢丝的恐惧感。
另一方面,是自己的羞愧感,无法面对自己,也无法面对家人和朋友,更不会积极求助。
维舟可以非常坦诚地在公众面前谈论自己的失业,但是对有些人,就象《开往春天的地铁》中的丈夫,失业后对自己结婚七年的妻子都无法实言相告,还要每天佯装上班。
人生大抵就像爬山,有上坡就有下坡。
山坡容易下坡难。
要如何过“下坡生活”呢?
03 接受变化允许失去,中年必修课
很多自媒体反转讲陈慧珊的故事,会把这个故事讲得很鸡血,好像她是完美安排了自己的逆境重生的励志姐故事。
其实不是。
我觉得这个故事里最可贵的是:接受变化,允许失去。
坦诚讲,一直在C位的女明星当然比当不了明星成为补习老师更符合世俗成功定义。这不可否认。
但是大部分的人生只是几秒钟时间在C位,大部分时候在C位的阴影处。
我的观察,很多人不能接受要“向下走”。
大部人要放弃一些事情,很不容易。
为什么很多人很爱忆当年,好汉爱提当年勇?
因为我们从小被教育的是,扼住命运的喉咙,或者,抓紧命运的缰绳。要放弃的东西中往往包含着着过去的身份、经验、骄傲和荣光。放弃似乎要放掉自己的一部分尊严。
但失去和下坡路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从没有走过上坡路。
在我看来,陈慧珊的例子倒是对“中年下坡生活”的一种答案。
她自己离开演艺事业,尤其是在丈夫破产后,她既没有打肿脸充胖子,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坦然地接受普通人的生活。
她接受了下坡路。
也正是因为她能接受,她才可以很快地调整心态,变成了陈老师和陈博士。
她41岁到港大读完英文硕士,然后攻读博士学位。
她做什么,就用什么心态和角色来做。
她曾经任职的英语培训结构回应南方都市报的采访时,说她就是在做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好老师做的事情。
|
|
2019年陈慧珊制作了访谈类节目《放学后》。陈慧珊利用自己在影视界的人脉,和新闻专业能力,采访有影响力的艺人,分享教育观点。这个节目是陈慧珊自己构想、筹备了5年,投资超过7位数。
|
|
心理学中有个词叫做:终身发展(life-span development)。
我理解的终身发展是:逐渐明晰自己的内在价值,发挥个人优势,不断地整合资源,主动放弃,抓住机会,连续地适应和发展的过程。
终身发展不是一直听音频课,甚至不是简单地说,了40-50岁,仍然要考个硕士或博士。
陈慧珊自己也使用“终身学习和发展”这个词。例如,在她微博上最近一次分享中,她对自己的定义是:3-in-i Education Trio(父母、学生、教育者)。她的工作关注点就是: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个人成长personal growth和发展human development。
|
|
在陈慧珊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下坡路”时,用“终身发展”的积极心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聚焦点和角色,越来越清晰自己的身份定位和发展路线。
上文讲过的专栏作家维舟也是在经历过一系列失业后,觉得自己倒是对要“坚守什么样的生活”更加清晰和镇定。
只有接受失去和限制,不再固着在原来的目标,学习更好地配置资源,实现最优化。反而会获得新的机会空间。
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渐清晰“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
通过重构、简化自己的生活,获得更自在感和有价值感。
陈慧珊在她制作的纪录片《放学后》中说:
永远可以做新尝试
就算我已经五十岁
我也是刚刚开始踏上教育路程
不必锁死自己。
最后,送一句曼德拉的话给大家:
只要你走过上坡路,失去和下坡路是不可避免的。
成年人的生活中,会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失去:最简单的,你40岁的新陈代谢就比十年前慢了不少。最终我们都要不可避免地失去——死亡。甚至有人说,当我们可以面对和接受死亡时,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珍惜活着的每一秒钟。
只有接受变化和失去,才能开启新的空间。
欢迎和我分享你如何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