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督导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教育督导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 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教育督导制度的恢复与重建 (1977-1992) 、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992-2012) 、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督导制度的建构 (2012年至今)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督导制度, 应以教育事业发展为重心, 增强督导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提高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加快督导法制化建设, 改进督导方式, 健全督导问责机制。
关键词:教育督导 队伍 制度
当前,教育督导在国际上已作为一种普遍通行的强制的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而且已经愈来愈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现代教育制度日臻完备的重要标志。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才正式恢复重建,在实践中探索发展。
一、教育督导制度概述
要贯彻好督导制度首先要明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它是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是一个单一的职能,它还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当前,教育督导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普遍的手段,被各个国家运用,而且慢慢成为某些发达国家现代化教育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现代教育的科学管理之中,这种教育督导制度也逐渐恢复建设,并在实践中摸索的发展。
教育督导从内容上来看,很大部分以“督”为主的。而督主要指的是对教育人员的监督以及指导。将内容缩小到学校,就是将重点放在学校的教学设备和财政、学校领导和管理、教师和宿舍、办学政策和精神是。校园中的督教是对教师教学的督导,主要的督导内容是:教学的态度、科学性、以及整个教学质量。比如:教师课前是否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是否认真上课,课后是否深入钻研教学教法等。
从性质上来看,教育督导指的就是行政方面监督,它的主要责任是对地区内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以保障教育法规、政策等的执行和所确定目标的实现。“督”是它的手段,它的作用是监督,以“导”为基础和前提,他们两是相辅相成的存在,没有没有“督”的“导”,也没有没有“导”的“督”。相关部门要积极履行自身职责,转变新职能,加强领导带头作用,为更好的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二、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绩:自恢复、重建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第一,各级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教育督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各地根据自己情况,建立了教育督导机构;第三,拓宽和深化教育督导内容,初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的新路子;第四,制订关于教育督导工作的一些法规与制度;第五,开展了多方面的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第六,注重实践经验,使督导与科研相结合。
2、存在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虽然不断地得到加强和改善,但只是初步打开了局面,发展不平衡,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依然是传统教育督导指导下的教育督导,偏重于行政视察和监督,具体表现为:注重督导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忽视督导政府对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导向、信息服务和育人环境创设;督学队伍良莠不齐,少数督学的政治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分析能力和文字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督导工作的需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和教育督导地位的提高,这种传统的教育督导观已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督导的需要,必须确立政府与学校主体责任。“督政”与“督学”兼顾、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平等合作,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等现代教育督导观。
三、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建议
1,认识到教育督导的重要性
中国再次实行教育督导制度的时间不长,所以大部分人对教育督导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需要加大对教育督导工作的宣传,经常在全国及各省的新闻报纸等媒体上发放权威性的教育督导文章,使更多相关部门的同仁能够了解教育督导,从而关注这项新的事业。
2,规范教育督导机构的性质和职能
加强学校的教育督导制度是关键,应为教育督导的作用最后都要落到实处,学校便是使其性质、工作职能和督导评估结果真正的应用上。二要使学校教育督导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重中之重便是规范教育督导的职能。
3,教育督导工作的常态化
这些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督导对相关机构的影响越来越深,督导的对象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些时态的变化迫切要求教育部门加快法制化建设。目前,要抓紧对教育督导机构中出现的实质性问题的规范。为各地开展教育工作提供相关的依据。确保教育督导能深入一线的课堂实践当中去,解决教育改革中发现的深层问题,从而推进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教育督导工作的常态化。
四、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发展对策
1、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督导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我国恢复教育督导制度的历史不长,人们对教育督导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督导工作的宣传力度,全国及各省的权威期刊要经常刊登教育督导的文章与信息,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教育督导,进一步关心和支持这项新的事业。
2、建立专业化的教育督导队伍
首先,要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育督导人员入口关。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是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的必备条件,而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取消其资格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这是建立专业化教育督导队伍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要形成教育督导人员专业意识,加强教育督导人员自身建设。以主人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进而促进教育督导队伍的整体建设。
再次,要建立有效培训机制,重视教育督导人员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方面,应区分不同从业人员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督导理论、教育管理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帮助。
3、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强化依法治教的意识
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监督教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自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级督导机构的建设和对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与此同时,规范督导行为的立法工作也有进展。
4、实施科学合理的教育督导方式
第一,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形成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过程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在中小学校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边施教边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工作教育目标;终结性督导即对中小学校教育结果的督导,其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小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为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提供依据。这种督导不能改进本期工作,只能提供本期工作结果的反馈信息,但它对下一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第二,静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静态督导就是对学校的已有条件和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的督导,如,对学校的校舍、设备、经费、现有领导结构等的评估;动态督导就是对学校正在发展的运动状态的督导,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学校现有条件的运用和管理、各项工作的筹划和安排等。静态督导和动态督导在现实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结合起来进行。如果不进行静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教育活动的实施背景及其客观价值的大小,就会影响督导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如果不进行动态督导,就难以看出学校的发展和被督导对象的人为努力程度以及积极性的大小。
第三,定期督导与经常督导相结合。定期督导是以中小学的教育周期为时限进行的督导;经常督导则是在学校工作进行中,随时组织专项的督导。为使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正常、持久地开展,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平时可不定期地进行一些经常性的定期进行全面综合督导。定期督导工作结束后,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督导结果,帮助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总之,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优化改革,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定能更加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定能真正地走上协调稳步的发展之路,定能真正促进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廖其发.当代中国重大教育改革事件专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2]杨润勇《关于构建我国教育督导政策体系的思考》2007年第8期。
[3]王为民《中英教育督导制度发展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1 期。
[4]李德龙《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的反思》,《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8期。
[5]王璐《教育督导制度法制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