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5 7:55
早上四点半,窗外就传来了不绝的鸟鸣,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点吵,却也很动听,我就在迷糊中躺了半小时,终于被心中的一声呐喊“起床干活,又是美好的一天”叫了起来。
清晨的阳光很好,洗漱过后,还有家里的卫生要打扫。休息的间隙,看到关注的一个公众号推送的“清华学者辞职信”把我吸引进去。我打开一看,是陈丹青写的一封辞职信,还有具体说明,相关附件,以及辞职后的采访视频。
在他的辞职信中,不无直接的提出了自己对先行教育的看法,他感到痛苦,却又无奈,他改变不了,却又不想违背内心,再三思量之后,选择了离开。
其中,有两小段我很喜欢,摘在这里。
第一个:学院教育不是向上负责,而是对艺术、对学生个人负责。不幸的是,当今学院教育的通则与本质,是向上负责。严格地说,我与每位学生不是师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不是有知与无知的关系,而是尽可能真实面对艺术的双方。这“双方"以无休止的追问精神,探讨画布上、观念上、感觉上,以至心理上的种种问题。那是一种共同实践,彼此辩难的互动过程,它体现为不断的交谈,寻求启示,提出问题,不求定论有如禅家的公案,修行的细节。
第二个: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这两句话都引起我很大的共鸣,我怀揣着对教学事业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学工作者,初出茅庐,眼前的一切现状都会冲击并引发我的思考。那些对的错的错的对的,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其实我是不知道的。身边发生着的“正常”的事情,总在刺激我的内心。有时候,当几乎所有人都劝说你时,当你格格不入的时候,你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我想是很难的。——不过我也有办法,我不认为所有人都是错的,不可能所有的时代的所有人都是错的,我从前辈们的书和作品中寻找答案,探索着“真的、对的”东西。
在对陈丹青采访的三十分钟视频中,我看着这位老先生真实不做作的表达,他的眼睛总是看向远方,总在思考,他从没放弃探索美好的事物。看到摩托,他想到以前的快乐时光;看到一位老人,他称赞老者像极了罗汉,太棒了;听着鸟叫声,他询问这些声音和录像能留给观众吗,他怕观众错过了这世间的短暂美好。
这位老艺术家的心思是纯粹的,他有坚持的事情——对艺术的坚持,对内心的坚持,对木心的坚持……他的坚持让我感觉他又像活在过去,又像活在将来。
而我呢,我要怎么度过我的将来,我又该留给自己怎样的过去?
在一天天的阅读和思考中,我还没能找到答案。在一天天的经历中,我却偶尔变得迷茫了。
事情总有两面性,在大环境下,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内心和现实中作权衡,既追求自己的,又圆润当下的。陈丹青老师说,他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多些“机会主义”会过得更好,机会会更多。只是——那还有“自己”存在吗?
我也不知道。
现在的年轻人也的确可怜,可又有什么办法呢?我反而觉得,越是在这样浮躁的时候,越要沉淀自己,静下心来阅读,多做点自己热爱的能提升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好。
所以,反观自身,我是一名教学工作者,最要紧的莫过于研究语文教学、拓展阅读、深度阅读了吧!
想到这里,我又心安一些了——毕竟我是有事可做,有事爱做的。
文末,我还想把陈丹青老师给他的文章的结尾借来用用:“敬功利远之,恪尽己能。与教条共舞,维持现状。”
写在后面:
早上起来看到的公众号引发我的思考,赶紧跑到电脑前把想法写下来。借助文字,能想清楚一些。
我认为所谓读后感,固然要有“经典名篇”,有时也难免要讲“规矩”,但更多的读后感就是要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记录下来,不用拘泥于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思想的火花,多思考一点,想深一些,如果有朋友还能出来议论一二——那就是一群人的思考,灵感就出来了,那就是创造。
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本就不用追求类似,读后感就写自己心中所想即可。那才是自己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