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仿佛一个转身,一圈接着一圈,连成生命的舞蹈,有的人还会回来,有的人知道再见太难。
很久之前就看过一句话:世上的人千千万,一些人来了,一些人走了;一些人生了,一些人死了;每个人认识的人都很有限。而一个人一辈子能记起的人能有几个呢。。。
这是《西风芦花》里董守明的内心独白。
我们在一生中能认识很多的人,但是记住的却少之又少。
01
父亲去外地路过一个小镇,在快离开的时候,想起自己有一个朋友似乎也在这里。
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一个电话,发现没有朋友的电话了,可能是换了手机的缘故,怎么翻手机都找不到电话。
父亲想到之前拜访朋友所到的旅馆,就靠着自己的印象向着这个小旅馆开去。
旅馆依旧是原本的模样,父亲下车,拿了些小礼品,就走进去了。
在旅馆的前台是朋友的妻子,父亲就和朋友的妻子开始寒暄起来,问了问这些年可好。
问起了朋友的近况,朋友妻子静静地说了一句:“不在了。”
“去哪儿了?”父亲当时没有反应过来,接着又问了一句。
“去年6月脑干出血,去了。”
父亲当时就愣住了。
回来之后父亲和我讲到:“朋友前几年还带着我去玩,还来咱们那边看病,我还帮他找了医生,才几年时间,他比我还小,怎么就没了呢。。。。。。”
这大概就是天命吧,世间万物难料。
02
对于小时候的记忆,我能一直回忆到上幼儿园之前,小学的记忆中,我一直都很难忘的。
在我小学三年级之前的生活中,有一个叫历小敏的姑娘。
短发,眼睛不大,皮肤有些黑,笑起来很可爱。
三年级的时候她就转学了。
我记得她在转学之前就告诉过我,她会转入十二中的小学,也希望之后能够一直联系。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手机,能够如此方便的联络,她只告诉我会给我写信。
其实这所学校离我家只有6站公交车站的距离,当然这也是我长大后才发现的。
三年级开始我又交了新的朋友,渐渐对这个姑娘的记忆开始淡忘。
我上高中后,高中同学有是从十二中小学毕业的,我就开始打听这个叫历小敏的姑娘。
很可惜,这个姑娘没有一个人认识。
我甚至开始怀疑我的这段记忆,我去询问我的小学同学,看是否有人记得。
还好,这个姑娘是真的存在的,只是没有人对她有其他的印象了。
那段时间,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还要去寻找一个几乎没有印象的人。
我告诉朋友,我只是想确认,这个走过我人生的过客是真的存在的。
有时候努力去想她,甚至还能想起她跟在我后面和我一起玩“捉人”的游戏。
其实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可能忘记,只不过是想不起来了而已。
03
不知道在我这个年纪的人有没有人经历过生死。
我虽没有经历,但却是见过的。
初中的我实挺叛逆的,上课不听讲,还老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坐在我前面的男生长得很好看,个子也很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在别的学校。
有时候他会转过来问我要我写的东西来度过无聊的课堂。
整个初三,我们俩个人都是前后排,然后安静的毕业。
直到有一天,我在高中的教室里上自习,我的初中同学跑过过来要找我闲聊。
偶然中她就提起了那个男生,说是死了。
她说的很云淡风轻,我以为她在开玩笑,而且在这之前我还在路上远远的看到过他。
我说:“这个玩笑开的不太好吧,我前几天还见他来着。”
“不是,是真的死了,他骑着摩托车,速度太快,还闯了红灯,在路上给撞死了。你看到的估计是他哥。”
我当时就楞住。
总是受教育说生命很可贵,但有时候我们总是轻看了生命。
遇见,似乎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遇见了自己真爱的人,遇见了自己交心的人,还有遇见了那些生命中匆匆的过客。
有的人来的是很很安静,让我们以礼相待;有的人去的时候也很安静,让我们有点猝不及防。
无论这个人是谁,我们总会记得。
在随着我们的年龄的增大,那些我们总会记得的人开始安静的离开我们的生活,就像当初他们安静的走进我们的人生一样。
我们人生所遇见的太多的人,记得的人也很多,那些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的人,我们便是擦肩而过了。
而那些现在所遇见的人,珍惜现在的遇见,不要等到最后物是人非,才会回想起这样一个人物在我们的人生闪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