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其实什么都不怕,最怕的是否定自己。如果小强自己不愿意面对挑战,别人做什么都不管用。
2.懒癌’和拖延症之类的都一样,你把它看作一种病,其实你的潜意识里是在说:‘我的懒还有拖延都不是我的问题。’就像发烧,造成发烧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可能是坏掉的食物,反正就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这些病毒和坏食物的问题。这样一来,你就会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既然不是我的问题,那么解决它们也不是我的事。
3.这些都没有问题。但不要忘了真正的改变是由谁做出的,他们给的方法还需要自己付诸行动
4.培养习惯的过程,一共是四个阶段:带着新鲜感和热情开始,用方法和技巧坚持,吸纳渴求和奖赏的能量来突破,最后是伴随着喜悦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培养的四个流程(类似马拉松和徒步极限)
①第一阶段:热情和新鲜感
②第二阶段:遇到困难——需要经验,方法,工具(20km)
③第三阶段:身体极限——需要内心渴求和奖赏(30km)
④第四阶段:山顶——终点(42km)
第二阶段——培养习惯的方法——“开车出去的流程一样”
——①习惯培养卡,启动仪式
第一步:找准真实的习惯(习惯打分法)——找准目标,燃料,姿势
第二步:仪式感——硬性时间
第三步:制作习惯培养卡(目标,原因,以终为始)
——如果。。那么。。。
第四步:放在比较醒目、随时能看到的地方(笔记本或者手机印象笔记)
——②制作路线图——打开地图
循序渐进的计划
——③忠实记录,积极反馈——做三个小人
培养习惯的最后一步是忠实记录,积极反馈。就像开车的过程中,里程表、油表、速度表随时都在做着记
——积极反馈
如果把视角抬到一个月的高度,成功18天,失败1天不算什么。如果放自己一马的话,我相信他后面还会坚持得很好的。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让计划更加坚韧,这就是为什么要加上三条命的原因。我允许自己每个月有三次‘挂掉并复活’的机会,每‘挂掉’一次,就涂黑一个小人儿。三个都黑了就game over,要重新开始培养这个习惯。”
~内心的驱动力会比外在的诱惑力输出更持久的能量
~我的做法是只在习惯培养成功的时候奖励自己,在习惯培养过程当中都在奖赏自己。
~所以培养习惯的时候我不建议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是放在过程中带来的积极感受上,这样更容易养成习惯。拿走一万步来说,奖赏是在散步的时候内心平静下来的感受,还有平静下来以后冒出的新想法。比如我解决项目中的难题或者写文章的思路,都是在走一万步的时候冒出来的,这些是让我继续保持这个习惯的奖赏。说真的,时间管理也好、习惯培养也好,其实是一门心理学!”
➽总结
第一,习惯培养的四个阶段;
第二,《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提到的习惯回路;
第三,培养习惯的过程就像开车出去玩一样,首先是用打分的方式找出最想培养的习惯,这是燃料,然后是习惯培养卡片,这是启动仪式,接着是循序渐进地制作计划,这是路线图,最后是忠实记录、积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