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并非路人,单位的一个同事。
路人甲一米七八的高个儿,眉清目秀,配上一副金丝边眼镜,初眼一看,还真有几分英俊之气。
路人甲的老婆在路边租了间门面做点小生意。
门面虽然并不红火,但门前也经常有各种车辆过往。
那一年,一张送货的厢式车从她门前调头时,不小心碰到她门前的雨篷,雨篷上石棉瓦的一角碎成无数的小片。
这个雨篷是用竹子做的立柱,同样用竹子做的横梁,上面覆以石绵瓦,一来遮遮太阳,二来挡挡雨雪。这个遮阳篷工程都是自己动手完成的,在农村,这点小事是不用找工匠的。
司机在倒车时注意了路面,却不曾注意到空中,厢式货车的车厢碰了石棉瓦,自然而然地,棚子受力,必然有些许的晃动、倾斜。
别看那些开车的主儿,即使是私家车,和那些只有两条腿出行的人比较,看起来似乎高人一等,有那么一点优越感,事实上最怕遇上事儿,没事儿人家都能讹上一把,何况有事儿!
遇上事儿之后,很多司机都是想协商私了,只要不是太离谱儿,打碎了牙往肚子咽。
果然,司机和同行送货的女送货员,表情焦急,过来寻问路人甲该赔多少钱。
送货员的焦急表情被路人甲尽收眼底,说了一大堆怎么难弄、工夫难找等一大堆话,怕送货员和司机不相信,又轻轻松松地说了句:不用赔钱,你们帮我重新弄好也行。
司机和售货员还要送货,人生地不熟,你也没办法找谁个来弄一下,按照路人甲的要求赔二百元了事。
司机和售货员心里都清楚,棚子歪那么一下,根本没什么问题,碎了一片石绵瓦,尽管平时不买这东西,估也估得出来不超过五十块钱,其实那块石绵瓦不过三十五块而已。
路人甲得了两百块,当天下午,借了乘梯子,把雨篷上的石绵瓦重新拾掇拾掇,把原先两块瓦相交很多的往边上挪一挪,用了二十来分钟时间,分文未花修好了他的雨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