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片段8 获得信息优势
索罗斯说:你是否能够存活下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常规根本不适用。想要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首先你要意识到环境发生了变化。
单从这一点而言,人类比物种进化历史上的其他生物要有一些优势;如果我们可以应用自己的心智提前发现变化,就有可能更主动地应对变化。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快地发现变化,甚至预见变化呢?
我的一个思考是:你在哪儿比你干什么更重要。换句话说:位置比努力重要。
想象一下,你是一只站在山顶上玩耍的小羊,这时候远处的狼来了;比起在山脚下吃草的小伙伴,你更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
不是因为你更强壮,而是因为你所处的位置拥有信息优势。
我上大学的时候在招生办工作,于是常有朋友问我:高考填报志愿,选专业重要还是选学校重要?在我看来,选城市更重要。报考志愿,首先考虑北上广,哪怕学校次一点,专业差一点。为什么?因为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人才、信息高度密集,新的方法、新的理念在信息交流中快速演化,对各种可能性的试错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你在大城市中看到未来趋势的概率要比在小乡村里高得多得多。
如果乔布斯不是在硅谷,而是在偏僻的小乡村,他就没有机会参加一帮技术极客组织的计算机俱乐部,也就不可能发现计算机的趋势。
就像站在山脚下的羊,很难及早看到狼来了。
因此,让自己站在具备信息优势的位置至关重要。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做鸭子,很重要。可是,怎么做呢?
如果你在北京,忍受着高昂的房价、拥挤的地铁和呛人的雾霾,却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上下班生活……那么,你真的不如回到家乡。至少,家乡有父母和清洁的空气。
了解另一个圈子的人在做什么,尝试一下自己未曾有过的人生体验,听一场自己从来没接触过的领域的讲座……这些都是你在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
不过,让自己能够更高效地具备信息优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找到人脉中心。
此前我们文章中提到一个重要的临界知识:幂律定律。信息密度的分布不是平均的,而是20%的人拥有着80%的信息链接。站在中心的人,拥有更多的信息来源。而人脉中心,就是那些处于信息中心的点。如果你想让自己有更多的信息优势,要么自己成为人脉中心,要么结识更多的人脉中心。
【I便签】
【what】
记得我在读大学时,有一门课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人体解剖学”,这是我整个大学生涯中,考试成绩最差的一门科目,刚刚及格60分。为什么会这么差呢?因为那时候我刚上大学,以为大学的期末考试和高中考试一样,平时好好学习,期末全面复习就好了,结果就是刚刚及格。反观我的其他5位舍友,不管是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上,都没有我认真或者跟我差不多认真,但她们这门功课的成绩却都比我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早就有人告诉了她们大学期末考试就是要拿老师划的重点去复习,于是她们都拿了重点复习,而我却因为不知道这个信息,最后全面复习,以至于都没复习到点子上,最后惊险及格。像我这样没能获得重要信息最后导致考试差点不及格,就是没有具备信息优势。
【why】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古往今来的规律。我们生存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从现金支付到电子支付,从《民法》到《民法典》,如果你不能意识到周围的环境已经变化,赶紧跟上时代的节奏,而是还在继续以往的生活应对方式,就会脱离时代的节奏,被时代所抛弃,轻则创业失败、婚姻失败,重则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获得信息优势,从而及时预见或发现环境变化,适时躲避危险,则尤其重要。
【how】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得信息优势呢?按照以下3步骤:
1.找信息密集之地:去信息密集的城市,去信息密集的场所(例如广场、公园、学校),去信息密集的岗位(例如中介、HR)等等。
2.找信息新鲜之事:主动体验新鲜事物,去吃自己从没吃过的东西,去看从没接触过的领域的讲座,去体验从没做过的事情(例如骑马\滑雪)等等。
3.找信息灵通之人:链接消息灵通\见多识广的人,比如去过国外的朋友,掌握全村情况的大妈,等等。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想生存地更好\更久的人。
【A1便签】
【故事】2020年的时候我跟一位教练学柔道,起初非常满意她的试教,于是听从她的建议,说多买可以便宜点,就一口气报了几十节。等到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因为身体太累就暂停了,后来过了几个月我再想去的时候,竟然才发现那个教练居然因为yq,健身房倒闭跑路了,到现在也不知道该如何追究,因此损失了数千元的课时费。
【反思】1.不管是什么教练,在健身房总是想多卖课,我没有识破她的套路,因此买了太多课程。
2.健身房跑路是常见现象,而且当时正值yq期间,有许多健身房都倒闭了,我当时竟然完全没有想到它会跑路。
3.健身房跑路之后,由于不懂如何维权,以至于我现在都还在遭受损失。
【A2便签】
【目标】在2月29日之前,向领导争取待在中医门诊岗位。
【行动计划】1.跟科主任谈话,了解是否有其他同事想来中医门诊岗轮转。
2.跟分管院长谈话,了解院领导们对于中医科未来如何规划发展的想法。
3.跟两位领导表明自己的意愿,希望待在中医门诊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