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适合对独立思考感兴趣的朋友。大概2100字,阅读需要7分钟。
你好呀,我是芃(péng)篙,一个相信思考和努力能够拿到结果的家伙。
01.争议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微信推荐阅读里碰到过这样的文章,一张截图开局,要么是讲大厂裁员,要么是讲大厂高薪,要么是讲大厂996,关键在于除了在盲人摸象般的传递一些未经证实的内容之外,没有什么其他营养,但看起来确实是带动情绪的流量宠儿。
即便你点了“不感兴趣”、或者“不要再推荐类似内容”,类似的内容总是还会出现在你的视野中。芃篙一度认为,算法是不是不懂我了。但事实证明,虽然潜在的套路很一致,但总有一款适合你。比如,“大厂的高级领导说了,技术不重要”。试问,身为技术人,谁会按耐得住已经预设了愤怒的心情,不去一探究竟呢?
02.故事中的矛盾点
芃篙依稀记得多年以前,一位做软件开发的同事,转型去隔壁测试部门,后来每次过测试问题的会议上,由于对软件开发的深入理解,总能抓住要害,“这个不合理,你们必须得修掉”。这个时候,大家明里暗里总觉得这位仁兄是“叛变了革命”。
而在“大厂高P讲技术不重要”的叙事逻辑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意味呢?或许类似的沟通场景是真实存在过的,但是由于上下文的缺失,和单方面理解的局限性,真相是怎么样的终究是不可考证的。从评论区观察来看,绝大部分围观群众其实也不在乎真相是什么,几乎都是从自己的思路出发,在自说自话。
在这样的含糊其词的背景下,至少可以衍生出三个负面联想。
第一个隐含的联想点是,管理者与员工的矛盾。你看,这帮依靠技术当了“官”的人,现在说技术不重要了,这是不是一种背叛?还是说,这人之所以能当上“官”,并不是因为有技术?这样的人都能当上管理者,这团队还能好吗?
第二个隐含的联想点是,简单做事和办公室政治的矛盾。你看,我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技术人,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可以安安静静的边听音乐边敲代码,你现在跟我说技术不重要,那么是不是在说敲代码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是不是这个团队不纯粹了,不看重技术了?这是不是办公室政治,完了,工作环境不再简单了,里面混进了什么脏东西啊。
第三个隐含的联想点是,大厂故事和旁观看客之间的矛盾。你看,那些年的大厂,哪个不是年薪百万,哪个不是技术牛上天的,再看看现在,大厂里也是蝇营狗苟,也是机构臃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都不重视技术了,怪不得产品越做越差,市值越来越低。你看看人家微软谷歌苹果,人家在研究什么科学技术,你再看看这些大厂,怪不得撵不上人家!
...
我们仔细看这些不同立场背后可能的联想,会发现这里面大部分都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情绪。而在不同立场下的观点之间的争吵,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鸡同鸭讲。大家都在释放情绪,并非是客观地讨论问题。
03.技术到底重不重要
没有上下文,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定义“技术不重要”。都有哪些可能的上下文呢?可以说每个词都有坑。
比如,“技术”。技术的定义是什么,定义的范围是什么。产品设计算不算技术?可行性分析算不算技术?测试算不算技术?客户售后技术支持算不算技术?
比如,“不”。这个词隐藏的是跟谁来对比。技术跟什么东西比重要还是不重要。是跟业务比吗?是跟客户关系比吗?还是跟内部与某个老板的关系相比?
比如,“重要”。什么叫重要,什么叫不重要,是0和1那种,还是存在一个程度的定义。另一个隐藏点是,这句话是对谁来讲的,对程序员来讲,对老板来讲,还是客户来讲?甚至于对公司来讲的话,是个什么样体量的公司呢,公司处在什么阶段呢,是在求生存,还是在谋发展呢。
所以,在不同情况下的同一句描述,其实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出来。技术到底重不重要,也有多种叙事场景。
比如,对技术人而言,技术当然重要,但是技术人也需要明白技术视野和业务视野不是二维对立的关系。没有不了解业务的CTO与CIO,个人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是需要突破原本的局限的。
比如,对公司而言。技术是否重要,可能取决于公司的性质或者阶段。假设定义为技术投入大就是技术重要,如果是垄断性的企业同时垄断并非来源于技术,你说技术对它来说是否重要?如果是一个勉强求生存的小公司,技术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扩大技术投入对业务突破而言,看不到什么希望,你说技术对它来说是否重要?
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假设和前提,如果这些假设和前提是客观存在的条件,那么或许也没有那么多争执。反之,仅仅是根据潜在的矛盾冲突来带话题流量的节奏,这样的内容,多看一眼,大家都算是输了。
十几年前就流行,到现在依旧有市场的一个段子,“老婆和老妈同时掉水里,先救谁”。当你掉入这个问题,那就输了。在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答案。看客们用自己的视角,带入到可以多维发散的话题中,做价值观上的断言,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独立思考,最起码要先能够识别出什么是陷阱问题,什么是无意义的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