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山居工作将近一个月了,第一次到将近11点还没回去,就留下来写点东西吧。
这也算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了,首先感叹一下公司规模大一点确实能够让自己眼界更宽广,第一次见到很多认知以外的东西,比如心流测试、敏捷开发等。
工作了将近个月是什么体验呢,最大的体验可能是身份上的转变,从校园中的领导者到如今一名打杂的实习生,从前高傲的姿态让我在一群高学历、能力强的同事前低下了头,让我引以为荣的奖项变成了一堆废纸,虽然那本是一堆废纸,虽然那本就不该引以为荣。没想到啊,我也有今天啊哈哈,没想到啊,时间过的真快呀,一转眼我也要从学生变成社会人啦~
改变了身份之后往往有很多东西都会随之改变,赚钱变成了比比赛、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这个月实习以来,我意识到好像不能问家里人拿钱了,如果不是因为前段时间刚发下来的比赛奖金,我恐怕就快要撑不过这个月了(因为还没有发过工资),从前想要啥就买啥的生活或许再也回不来了,也或许在我三十岁的时候才能再次实现哈哈;以前是为了兴趣顶着压力参加比赛,进行学习;现在是为了生活,每天顶着压力工作,似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前者可以选择放弃,后者却不可以,毕竟这是我拿来吃饭的东西。
越来越发现,其实第一份实习工作的选择可能比大学选专业更重要。一旦你进入了某个行业,这将是你对社会初次的认知,犹如初恋会烙下很深的印象,他可能改变你对社会从前幼稚的想法或者改变你的人生目标,跨入了一个领域,以后往往都是围绕这个领域去找下一份工作,毕竟拥有上一份工作的经验,以此循环下去,如今踏进了游戏行业踏入了PM行业的我,确实不由自主的思考我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更多的希望寄于相关的工作方向。所以说啊,一定要谨慎入行!谨慎实习!
之前看到三十而立的说法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最近啊慢慢也变得焦虑起来,倒不是说因为到三十了,而是已经开始奔赴三十了,脑子里想的都是之前从未想过的东西,房子与车子,梦想与现实,让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前段时间听说有个比我大两届的师兄,现在已经自己赚钱开上三十万的汽车了,那一刻感觉这些东西离我那么的近,学生身份这块遮羞布,在离开校园后,也算是支离破碎了。
当然,我改变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凯哥(我上级)对我说的那句“要改变学生思维,出到社会不再有绝对的对与错的划分”,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像我即使不认同他的话也要疯狂点头一样,对错不重要,利弊才重要;当然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很认可凯哥的,虽然才一个月对凯哥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凯哥时刻都在奔走于办公室各处,了解每一个人的情况,早上永远比我早到,晚上永远比我晚走,前两天TA(技术美术)任务多,要加班到12点,凯哥也留下来到12点,即使制作人已经早早下班了,也许我与他的差距就藏在这一点点琐碎的细节里。
凯哥还教过我们很多,就比如任务跟进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信息,也教过我们跟人打交道要懂得融会贯通,说来好笑,我当时嘴贱又问了一句,那任务跟进别人反馈模糊时,需要融汇贯通呢还是需要落实到具体信息呢?凯哥一时语塞,后大义凛然的说道,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思考一下怎么取舍才能更好的跟进任务了。这句话也正是印证了凯哥之前的那句“不再有绝对的对与错的划分“了哈哈,紧接着我就开始疯狂点头,装作一副我学会了的样子。
我发现啊,人的三观在不断不断的发生改变,在进入游戏公司之前,总是听人说游戏就是一些认真学习的人,做给那些爱玩游戏的人,让他们颓废的玩意儿,我以为做游戏的人不会痴迷于游戏,这玩意儿就像毒品一样,正所谓制毒不吸毒嘛,但是却恰恰相反,也不敢一概而论哈,仅针对我目前所处的公司,我发现基本上每个人都是真心热爱着游戏,他们会认真体验一款游戏的剧情,音乐,操作等;相比于我这种平时就打打王者荣耀的菜鸡来说,真算不上热爱游戏;
让我感到诧异的并不是因为他们也爱玩儿游戏,而是在这个沉迷游戏就会被认为是不学好的社会认知中,在这里却被颠覆了。他们致力于创造更好的游戏玩法,更棒的游戏体验,就如同音乐、绘画一样,他也许不应该背负骂名。来到这里是我第一次觉得,玩游戏,也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稀稀拉拉讲了这么多,时间也不早了,我得去体验生活了,明天依然是美好的一天,拜拜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