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是看金庸先生的小说改编的影视剧长大的,我觉得凡是喜欢金庸先生的人心里应该都有自己的一个小江湖,所以我们一直称金庸先生创造的武侠世界是一个成人的乌托邦。
说是武侠小说,但我觉得这些小说里在刻画人物形象,情节上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部小说。
比如倚天屠龙记中,不说张无忌到底对谁念念不忘,就说赵敏和汝阳王的父女之情。赵敏为了跟随张无忌,苦劝父亲不要认这个女儿了,以死相逼,而汝阳王走后又折回数尺问:“敏敏,身上的上不碍吧,身上带的钱么?”我觉得光是这一句话便足矣阐述天下父母的心,亲生骨肉又有谁会不在意呢?金庸先生后来修订此书的时候想起自己的儿子死去,自己的伤心之情,也感叹自己在书中写谢逊父子天人离别,张三丰眼看张翠山死去时的心情一笔带过实在是太简单了。
我们年少时还在感叹,沉醉于金庸先生游历中国写在书中的民族风情与中华文化,感叹那些武功招式的神奇之处,长大后开始仔细品味其中的情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金庸武侠小说已经成了一个专用的名词,它不再只是一个小说,它的伟大之处也不仅仅是给国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是它带着中国的形象走向世界,走向喜爱武侠世界的人们心中,走向国外有华人所在的每一个角落。
它不仅给人们勾画出一个神奇而又纯净的武侠世界,还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自我发挥空间,可以让人们在看完书之后自己去慢慢思考书中内容,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悟出许多道理,毕竟许多学问就是生活中做出来的。生活本身才是人类的老师。这也是它的神奇之处。
在此,感谢金庸老师带给我们一个充满热血情意,年少轻狂的武侠世界,给我们以及后人留下了一个经典,希望金庸老师带着您那脱俗的境界与思想在那个世界过着自己逍遥快活的日子,成为隐于江湖的大侠。
金庸先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