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吴老师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

(1)数学课堂需要生活去激活

      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比较抽象,语言精练,概括性较高。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环境,适当扩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们要让生活化的数学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让数学因为生活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

(2)生活问题需要数学去概括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可能完全停留在生活的层面上,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虽然密切,但我们不能为联系而联系,牵强附会,甚至照搬生活场景,盲目追求原汁原味的生活味,将数学课上成生活课。我们倡导数学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生活情境中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最后解决问题,同时为枯燥的数学问题赋予生活背景,使其具有生命力。对生活与数学问题要做辩证的分析,在数学教学中,不要只注重现实生活情境,在某些时候我们也要“去生活化”,展现出数学自身的魅力。

(3)联系生活领悟数学的价值

      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是数学学习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生活问题一数学问题一数学模型一数学问题一生活问题”的循环往复。数学知识只有不断运用于生活,才会根植于学生心中,并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