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秋风不燥,池鱼缓游,几个邻居在楼下小广场遛娃儿,孩子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旁边树上的黄叶都振落了几片,给这方小天地带来了快乐的氛围。
我没娃可溜,趁着阳光正好,在秋色斑斓的园子里溜溜自己。旁边两位妈妈在小亭子里闲聊,谈话声顺着小池的波纹,流淌进了耳中。
“我家这个就是不开窍呀,我姐家那个,比妞妞高一年级,今年二年级了,就不用家长费心,拼音都是幼儿园就学会了,小学一年级过得可轻松了,哪像这个丫头,哪哪都不行,这才一年级呀,真叫人害怕!”
旁边一位妈妈接了话:“你们才一年级怕个啥,到三年级,六年级,初二初三,那才是有操不完的心,哪里就能分辩聪明笨了,早着呢?”
“哎呀,怎么不知道,幼儿园背三字经时候就知道,别人都背会了,她还得墨迹半天。有一次上公开课,摆七巧板,就她一人搞不下来,我就知道,玩蛋了。到了小学,跟不上,老师不喜欢,她得多遭罪呀,我也要跟着着急不是。”
呵呵,这人呀,一长大就容易忘本,现在的智商是能碾压自家娃了,小时候的妈妈就是个聪明娃了?
两位妈妈的对话,引得我的思绪也不由得飘回了小时候。
想当年,本人就是个父母眼中的笨小孩,心眼直,反应慢,先是表现在练字成效不佳,然后是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差,光是理解“X”是什么,就让老爸气得跳脚,实在是没有办法从具体数的概念推演到集合这个抽象概念上!
唯一的一个优点,就是能打破沙锅问到底,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明白了才行,忍受不了遗留问题,成绩倒也还过得去。到了初中,整个人才有点开窍,眼瞅着以前那些脑子好的同学慢慢学不动了,自己的理解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别说理科大部分课本都是自己读懂的,连那些需要背的东西,经过理解后也能记得准且框架清晰。
若干年后,听到天王刘德华唱《笨小孩》,歌词道尽了笨小孩的艰难委屈和倔强不甘。因为做事情总是会慢人家一拍,难免显得呆头呆脑,好在笨小孩有自己的坚持,老天似乎也另有安排。
老天爱笨小孩儿吗?猜想是爱的,要不为啥让这么多人都笨笨的,憨憨的,聪明机灵之人并不多见,绝顶天才于人间更是少之又少。
但不管是爹娘,还是师长,好像都很喜欢聪明人。一看就会,一学就懂,闻弦歌能知雅意。今年在听讲座的时候,一位专家讲到了一个类似问题,聪明和笨是可以转化的,还用“捷径学习”和“旅程学习”来解释这种现象。
聪明的孩子特别善于观察模仿,能够快速跟随师长掌握一些技巧,学习上表现出能够从出发地直达目的地,省时高效,一点就透,一学就会。
笨笨的小孩呢,他们的思维发展是发散性的,难以快速找到诀窍,可以表现出纷乱的思路,总要无数次的试错,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老师手把手的教都不一定能顺下来,因为他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道与术,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以极个人的方式去感悟学科基本方法思想与逻辑。
哪一种好呢?没有绝对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