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几个同学在聊以后的专业选择。大家都有点迷茫,但很多人的选择都很现讲究实际的。有的人是为了好找工作,工作收入高一些。有的是为了学起来容易一些;还有的是为了容易出成果。
好些个同学都转人工智能,于是就有人问:为啥选人工智能呢?
小伙伴有说人工智能很热门的,有说收入高的,也有说人才需求量大的。我感觉都看得不太完整和深入。
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方向,应该和国家民族的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国家需要大力发展什么领域,我们就要努力创造条件去解决这些领域的困难。
而人工智能之所以热门,是因为它的战略地位着实重要。
人类生产力进步的标志,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时代,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正在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它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将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上进入白热化趋势。各国都把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积极谋划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平台架构等进行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
各自都加紧展开战略布局。看看美欧的人工智能战略:
美国以《为未来人工智能做好准备》《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人工智能、自动化及经济》与《美国人工智能倡议》四大政策文件为基础,形成了从技术、经济、伦理、规划等多个维度指导行业发展的完整政策体系。2021年美国成立了专门的国家人工智能倡议办公室,负责监督和实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还成立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资源工作组,以帮助建立一个共享的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基础设施。
2021年欧盟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提案,推动人工智能的使用、投资和创新研究,以期把欧盟打造成全球信赖的人工智能中心;2021年英国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制订了一个旨在使英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10年发展计划,包括“人工智能生态的长期投资”“人工智能普惠”“人工智能的有效治理”三个维度。
而我国也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积极布局谋篇。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表明了我国在人工智能科研建设上的决心,其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力争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2021年3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智能”和“智慧”出现高达57次。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术保障和核心驱动力之一。
所以,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不要只看到表面上很多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代替,很多人失业,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的其实只是简单、重复、低效的工作岗位;而从事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和使用的岗位,应该需求是很大的。总之,要站在竞争的上游,布局要趁早。看看俄乌战场无人机所发挥的战力,看看目前各领域的竞争博弈,怎么强调人工智能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既然人工智能的地位要冠以“战略地位”,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富强和生死存亡,那么大家都重视起来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