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
桂花,不以花形花色闻名,而以香为人所称道。每年九月,总能想起小学时开学讲话中老师那句“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这仿佛成了九月的专属,每到九月,每逢开学,总有“丹桂飘香”。
桂花,是我打小就熟悉的,每逢秋天,也总能闻到桂花香,但是要让我描绘桂花的样子,总不能像桃花、莲花、牡丹、菊花那样清楚。是桂花不美吗?并不是!因为想到桂花,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桂花的香,反而会有些忽略她本身的样子。
在我印象中,专门写桂花的诗词是不如梅、兰、荷、菊等多的。中国古代文人重品格气节,梅菊傲雪欺霜,兰是幽谷客、花中隐士,荷出淤泥而不染,历来被文人骚客反复吟咏,以明其志。但是,诗词中桂花也自占一席之地。桂花芳香可飘十里,秋日开放,经冬不凋,自有其高洁品性;中秋之时,多有习俗如赏桂花,饮桂花酒,食桂花糕,配桂花香包,望月时还可思量吴刚伐桂的典故。无论是以桂花自喻,还是赏桂怀远,桂花也多为文人赞咏。张九龄有诗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王维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杨万里说桂花“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有人爱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有人爱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人爱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而李清照爱桂花,“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