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意义究竟在何?
近来一则关于支教学生遭遇当地游民性骚扰的新闻频繁出现各大网站上。南京大学彩云尖山支教队在云南尖山山顶小学的支教过程中,出现多起女队员被当地游民骚扰的事件,甚至有游民偷拍女队员洗澡,并将偷拍视频传播。在震惊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反思,支教,在我们印象中这个温暖的词汇,又怎么会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如此一般的无耻,下流与肮脏呢?
阳光与温暖的背后或许是一片糜烂。
我们究竟该以何种态度守护天使?
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的确,大多数人从幼年开始接受的便是关于爱与美德的教育,也因此认为这个世界是温暖而美好的,于是很多大学生在内心诸多情感的驱使下,积极勇敢的走出象牙塔,来到距离家乡几千公里的贫困山区,年轻人总是充满希望的,我想每一个去到边远山区的老师、学生都希望通过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哪怕只有一点点,他们也甘愿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情系山村,支教大爱,而是支教者的隐私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是否得到了应有的保护?撇开近来十分火爆的游民性骚扰不提,就从我自身说起。作为北方某综合性大学师范专业的一名学生,在大一上学期我曾参加过学校社团组织的支教活动。我与十几个队友跨越五千二百多公里来到云南昭通的一个小村子,在到达后,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冷漠。二十几天,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枕头下都压着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为什么?因为恐惧。坏了锁的屋子,水泥墙上的冰晶,小学校长嘴里的一句幼稚,男性村民并不友好的目光……我们为爱来到这里,但我们得到的却是野蛮与冷漠!
道德贫穷谁之责?
反观今天支教学生遭性骚扰的事实,我相信很多人心中都压着一团火。奉献爱心我们不求回报,但请不要践踏我们的自尊!每一个支教人想的都是扶持山村孩子知识上的贫穷,但道德上的贫穷不是我们的责任!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所在的村子也并不富裕,因此我绝不会站在所谓的制高点上评判任何人。在云南的日子里,我曾看到过每家每户的墙上都挂着建档立卡的标牌,在生活水平上,国家已经给予了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帮助,他们每年会收到补助的棉衣和大米,他们修了通往山外的水泥路,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在教育上呢,他们却一直没能修一条通往山外的路。每年都有一批批的支教志愿者背负行囊跨越千里奉献知识,但却很少有一个人能坚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想原因除了经济上的大部分还是心寒吧。
生活水平可以落后,但道德,决不能贫穷。
世间大部分的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不良生活、不良环境、不良思想的结果。 ——萨克斯
我比较倾佩的一个国家是巴基斯坦,论经济它逊色于许多国家,但论道德,它却是当仁不让,几十年来与中国友好互助的关系无疑是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明。经济发展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但道德水平却是一个人可以自行选择的。作为拥有五千年优良传统的大国,我们可以缺衣少食,但在精神和道德上,我们决不能贫穷!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积极性,我只是想让那些有支教想法的同学们记住,吾辈青年理当奉献,但最重要的前提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别忘了,除却大家,你还有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