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撤兵,龄字营弃守罗泽南;军法从严,曾国藩泪斩金松龄!借《曾国藩》一书,述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第二十五讲,呈上!
书接上文,由于曾国藩在长沙城四处树敌,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干什么事都受人钳制。
于是,曾国藩决定将他的团练挪到衡州去。
厉兵秣马
曾国藩到了衡州,厉兵秣马,不仅将湘勇的队伍拉扯到了五千之巨,还四处呼朋唤友,拉拢了郭嵩涛、刘蓉等好友。
同时,曾国藩还从骆秉章处把塔齐布、杨载福给要了过来,再加上一直跟随着他的罗泽南、鲍超、王鑫和胞弟曾国葆等人,此时的团练队伍,可谓是人才济济。
曾国藩把五千人分成了十个营部,交予众人训练,短短两个月下来,这群新兵蛋子,就有了军人的模样。
训练效果虽然喜人,但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士兵,无法出现质的提高,湘勇现在还缺少实战的磨砺。
出击
1853年5月,赖汉英率领12万精兵从南京出发,由湖口进入江西,正式开启了太平军西征之路。
短短数月,太平军就攻克了丰城、瑞州、绕州、乐平、景德镇等地,目标直指南昌。
情况危机,在江西一线作战的江忠源,火速向湖南巡抚骆秉章请求求援。骆秉章不知为何,没有让鲍起豹分兵前往江西,反而让曾国藩的湘勇出兵相助。
将领们对此颇有微词,而且太平军作战经验丰富,他们也担心湘勇无法与之抗衡,但是曾国藩经过多方考虑,还是决定让罗泽南的泽字营、金松龄的龄字营上前线作战。
恶讯
泽字营、龄字营的江西之行,刚开始还算顺利,甚至还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城战,收复了安福县城。
经此一役,吉安城转忧为安,而此时江忠源镇守的南昌城,正被一万太平军团团围住,于是罗泽南、金松龄率部前往南昌增援。
刚到南昌不久,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的罗泽南,准备趁热搞一波事情。罗泽南唤来金松龄,告诉金松龄他准备趁着夜色掩护,偷袭太平军的一个营地。金松龄有过多年的从军经验,他认定此行凶险,但是罗泽南求胜心切,见到金松龄的担忧之后,他提议由自己带兵打头阵,金松龄殿后。
到时候,胜则相助,败则相救。
在湘军中,虽然两人都是营官,不过罗泽南的地位却远高于金松龄,没办法,谁叫罗泽南和曾国藩的关系铁呢?
自知无法左右罗泽南的想法,金松龄只得勉强答应。
偷袭结果正如金松龄所料,太平军早有防范,罗泽南所部掉入了林启容的陷阱之中!
龄字营见势不妙,竟然直接撤离了战场,若不是江忠源及时出城相助,泽字营得全部交代林启容手上。
兵家大忌
1853年9月,赖汉英撤军北上,南昌解围,曾国藩的两只队伍得以回到湖南。
总的来说,在这场浅尝辄止的战斗中,两只队伍都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金松龄见死不救的行为,让曾国藩久久无法心安。
罗泽南贸然出击,是有错在先,金松龄虽然有过反对,但最后也答应一同前往。结果在泽字营陷入危难之际,金松龄却见死不救。
曾国藩搞团练,是奔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去的,但是一只大队伍,如果连内部的守望相助都做不到,那绝对成不了大事。
这是兵家大忌,绝对不能姑息。
痛杀金松龄
秋风萧瑟,曾国藩按照惯例,骑马前往演武场巡视众将士。
这次可和以往不一样,江西一行,旗开得胜。两只部队从上到下,每个人都得到了嘉奖。而其他的队伍对此都非常眼红,不过这也是曾国藩乐于见到的。
有奖有罚,众将士并没有发现,曾国藩的双眸渐渐冷厉了起来。
还没等金松龄从喜悦中缓过神来,曾国藩唤来亲兵,将金松龄带到台前。
“南昌一战,金松龄临阵脱逃,弃泽字营不顾,来人啊,将金松龄拖下去,斩了!”
军令无情
军令一下,顿时全场肃然,金松龄一下子从天堂跌到了地狱,他知道自己有错,但没想到曾国藩竟然要斩了他的脑袋。
金松龄苦苦相求,曾国藩并无所动,他也料到会有人替金松龄求情,但是没想到第一位为金松龄出面的竟然就是罗泽南。
罗泽南虽然恨金松龄的见死不救,但是在这件事中他也有责任,金松龄罪不致死。
在曾国藩动摇之际,他的弟弟曾国葆竟然也站了出来,为金松龄求情。
金松龄的父亲是个老中医,曾经救过曾国藩母亲一命,因为曾国藩常年在外,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而金松龄也是个汉子,他虽然加入了湘军,却没有挟恩要职的行为。
曾国藩此生,最亏欠的人就是自己的母亲,要是曾国藩早点知道这件事情,他也不会做这个决定,将自家的恩人送上断头台 。
但眼前已是箭在玄上,不得不发了。如果此时他饶了金松龄,士兵们必定会在背后议论大帅徇私枉法,到时候,哪还有什么军纪可言,哪还有什么军法可依?
就这样,曾国藩还是忍痛杀了金松龄。
下一讲,苦心孤诣,船山公留遗世珍稿;巧言相赠,曾国藩获前朝宝剑!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稗官说史,用小说的形式将历史呈现给读者。关注我,查看往期内容!
如果阅读完本文后对《曾国藩》一书感兴趣,希望大家前往书城自行购买正版书籍!
(本文插图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