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客户,心甘情愿的掏钱
以前在工厂里上班,一般周末的时候会坐班车回家,平常都是住在厂子里。
有一次晚上和女朋友吵完架之后,电话再也打不通。考虑一下,决定打车回家。从厂子里回家,打车要一个多小时,花了200多,如果出租司机嫌天黑路远要加钱,我也会痛快的答应。
在回家的路上,还去超市买了一大盒巧克力,作为礼物。
若是平常,我是肯定不会打车的,一般是第二天坐班车或者找人拼车。不是特殊的日子,也不会买大盒的巧克力。为什么那个时候愿意花钱打车,还很痛快的买大盒的巧克力呢?
因为这笔钱是通过特殊的心理账户支出的。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概念,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的。
Mental accounting is the set of cognitive operations used by individuals and households to organize, evaluate, and keep track of financial activates.
翻译过来,是说心理账户是个人和家庭用来组织、评估和跟踪财务活动的一系列认知操作。
虽然在现实中钱都是一样的钱,两张100元的价值是相等的。但我们收入、支出的每一分钱,在心里面的价值都是不同的,会根据钱的来源、去处,安排不同的心理账户核算成本和收益。
这种对钱的价值的区别对待,在进行支出的时候会更加明显。因为钱虽然都是自己的,但支出时,是走的不同的账户。
我之所以愿意花钱打车、买大盒的巧克力来哄女朋友开心,是因为这笔钱是从“情感账户”支出的。如果平常,打车、零食的钱要算在“生活账户”里面,这个账户的预算很小,我就会觉得很心疼,从而选择做坐班车、买单支的巧克力。
所以,虽然都是花自己的钱,金额也相同,但受不同心理账户的影响,个人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1个实验
1981年,《科学》杂志有一篇论文《The framing of decisions and the psychology of choice》,介绍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包含两个场景:
场景1:你打算去看一场电影,票价是100元,等到了电影院准备买票的时候,你发现丢了100元钱。你会继续买票看电影吗?
场景2:你打算去看一场电影,而且花100元买了一张票。在检票的时候,发现电影票丢了。想看电影的话,要再花100元。你会买票吗?
实验表明,参与场景1调查的183人中,88%的人选择继续买票看电影。参与场景2调查的200人,只有46%的人选择买票看电影。
在本质上都是丢了100元和要额外花100元,为什么人们的选择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场景1中,你会认为丢的钱和买票的钱,是两回事。丢钱的是“现金账户”,这个账户不会影响要买票的“娱乐账户”的预算,所以大部分人会通过“娱乐账户”支出100,买票看电影。
在场景2中,你已经通过“娱乐账户”支出了100元,再去买一张票,你心里会认为“娱乐账户”一共支出了200元,看这场电影要花200元。
上述实验的结果,其实是心理账户的3种表现之一。
非替代性的3种表现
前文提到的对钱的价值的区别对待,其实是指的金钱的非替代性。
(在心理上)人们并不是把所有的财富放在一个整体账户进行管理,每一元钱与每一元钱可以很好的替换与转移。相反,人们根据财富来源与支出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多个分账户,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预算和支配规则,金钱并不能容易地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
这种金钱不能很好转移、不能完全替换的特点,塞勒称之为金钱的“非替代性”。
金钱的非替代性有3种表现:
不同的收入来源之间,有非替代性
通俗的解释,就是自己努力赚的钱,比捡的钱要值钱。
还是在厂子里上班的时候。有次晚上,和郭、张两个同事约着去附近小镇上开个小灶。
快到小镇的时候,路过一家彩票店。郭喜欢买彩票,所以他就停下车,小跑着进了彩票店。
我和张半根烟还没抽完,就听到郭边喊着“曹哥我中奖了”,边蹦跳着跑回车上。
原来他买了10块钱的双色球之后,又买了张刮刮乐,中了200块。结果那天AA的小灶改成了郭请客的烧烤,外加网吧两个小时CF大战。
是郭大方么?不完全是。因为上个月郭的考核加了几分,多了200元奖金,让他请客,他说要攒着娶媳妇的。
同样的200元,结果却不同,这就是不同收入来源的非替代性的表现。
在郭的眼中,工作的200元奖金,是属于“劳动所得”账户的收入,有既定的使用规划;彩票的200元,属于“天上掉馅饼”账户的收入,没有规划,也不会珍惜。虽然钱的价值是相同的,但因为来源方式不同,就不具备替代性,在郭心中的价值就不同了。
那天去饭馆的路上,郭就一直念叨着中彩票的钱要赶紧花掉,这样才能继续有好运,然后就拐弯去了烧烤店——所谓好运的言辞,只是给花掉这笔钱找个理由吧。
还有个例子,是去年的时候,朋友送了几张草莓的采摘券,直到快过期了,朋友张罗要一起去,我才翻出采摘券去了采摘园。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是我自己买的券,我可能在买完的当天就跑去摘草莓了吧?只因为是朋友送的,是免费得来的,同样价值的采摘券就有不同的待遇,这也是心里账户的影响。
不同的消费项目之间,有非替代性
我自己出去吃饭时,往往随便吃点,以省时间和填饱肚子为主,花的钱也少。但是和老婆一起出去时,会更愿意吃些好吃的,或者平常不怎么吃的,当然花的钱也会多一些。
这其实就是不同消费项目非替代性的表现。
我们平常哪些事情、项目要花钱,要花多少钱,都有一个大致的预算和规划,一个项目超出预期时,不会从其他项目中“挪用”预算。
虽然都是花钱吃饭,自己吃的时候,是从自己衣食住行的“生活账户”支出,预算固定,所以会更考虑成本;而和家人一起的时候,是从“家人情感”账户支出,预算更多,对情感收益的考虑,也多过物质成本的考虑。
男女之间的消费差异,也是这种非替代性的表现。
男人往往不能理解女人为什么愿意买很贵的化妆品、衣服。是因为男人把买衣服这种衣食住行的支出,算在预选有限的“生活账户”里面,而女人是归在不设预算的“形象账户”里面。
女人往往不能理解男人对数码产品、电子游戏、吃饭喝酒的热衷,也是同样的道理。
男人不舍得给自己买衣服,有时也不怎么舍得给女朋友买衣服,但当女朋友过生日的时候,或者生气时,会愿意花很多钱去买礼物、哄女朋友开心。也是因为支出的心理账户不同,产生的不同表现。
在开头吵架事件中我的行为差异,《科学》杂志的实验结果,就是这种不同消费项目之间的非替代性的表现。
不同的存储方式之间,有非替代性
可以理解成活期和定期的区别。如果钱被归在活期账户、零花钱账户,就更容易被花掉。花光了,也不愿意从定期账户中“挪用”。
在移动支付没有流行起来之前,我们身上都要带现金。很多人就会有这种经验:如果带了1张100元的钞票,往往好几天花不掉。但如果是10块、20块的零钱,即使加起来超过100元,也很快就花没了。
这是因为我们默认把零钱归到活期的零花钱账户里面,随取随用,所以花的就很快。
前几年有个朋友计划结婚,有段时间总是找我们借点小钱,说没钱吃饭、没钱买烟什么的。
有次我问他,邱,你不是有钱吗,为什么总找我们借钱呢?
他说,他的钱要攒着买房。
我说,那你借的钱也要还给我们,和你现在从攒的钱里拿一部分出来吃饭有什么不同么?
他说,不一样不一样,买房的钱是买房的钱,不是用来吃饭的。
有一些长辈生活简朴,吃穿用度一切从简,但给孩子买房,或者自己养老,留了几十万、几百万。也是因为那几百万的钱是定期的、有固定目的的,不是零花钱,所以就不愿意用作生活消费。
虽然都是一样的钱,因为存储在不同的账户,就有不同的表现。
后来,我那个朋友的生活又“奢靡”起来了,因为计划要买的、交了定金的房子,不是重点学区房,准丈人不同意,交锋几次,结果婚事谈崩了。没有结婚压力了,买房账户的重要性降低了,于是存起来的钱又拿来消费了。
心理账户这么神奇,如何应用起来,给工作、生活带来些实质的帮助呢?
利用心理账户,让客户多花钱
想让客户心甘情愿的掏钱,只要让客户从愿意花钱、愿意多花钱的心理账户进行支出就可以了。
变更收入来源
我们当然无法真的改变客户的收入来源方式,但可以改变其对来源的感知。
信用支付大概是将这种方式应用的最广泛的。虽然刷卡的钱也要自己去还,但刷卡时的感觉,好像不是自己的辛苦所得。
一些销售话术也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借鉴。比如客户犹豫时,可以说:您现在买设备的钱,两个月就可以赚回来。给客户的感觉好像是现在花的是这台设备未来赚的钱,而不是自己过去攒下的钱,付款的心理负担一下就减轻了。
有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改变客户的“收入”来源。
过去教育培训行业喜欢免费送体验课,希望吸引潜在客户到店体验。但到店率往往并不高。这其实和朋友免费送了采摘券,我懒得去一样,因为免费的,所以就不在意。
如果对体验课收一点钱,比如9.9,到店率就会大幅提升。因为这个体验课不再是免费得来的,而是自己花钱买来的。
转移支出账户
在销售时,先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找到客户看重的高预算心理账户,引导客户将支出账户,从低预算的心理账户,转移到高预算的心理账户上。
比如经常看到女人、孩子的钱最好赚的说法,就是因为女人看重美丽,家长看重孩子,而且服饰、护肤,课程、兴趣等都能很直观感知,再加上美丽、孩子账户的预算十分充足,就更愿意为之消费。
有的商家广告很擅长转移支出账户。
比如舒肤佳的“爱心妈妈,呵护全家”,本来是买块肥皂,从日常生活账户支出点钱就可以了,但让人感觉是在呵护全家健康时,支出的心理账户就转移到家人健康账户了。为了健康,贵一点就贵一点咯。
比如钻石,虽然就是块碳,产量也不低,但因为被强行赋予了“永恒”的象征,销售就变得容易了:几万块买一份永恒的爱情,简直就是赚大了呀。
脑白金的广告一直在说送礼,也是因为维护人情、面子的礼品账户的预算,比单纯的保健品账户要大得多。
节假日促销,也是转移支出账户的方法。
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心里可能会有一个单独的春节消费账户。吃穿用度,平常都可以买,但过年时往往买的更多、更贵。在消费时,人们也会这样想:过年嘛,自然要买好吃好穿用的。
于是,钱不再是从日常生活账户支出,而是过年账户了。
情人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点,也是类似的道理。所以节假日总是会有很多促销。当传统的节日不够时,还要新造节日,比如双十一,已经不是转移支出账户,而是给众多消费者新建了一个一年一度的消费账户。
改变存储方式
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将价格分解,把“整钱”,变成“零钱”。比如,每天只要XX元,每节课只要XX元等等。
销售中也会利用一些文字技巧,改变人们对价格的感知。比如一套100万的房子,说降价5万元的,比说95折优惠要有吸引力。一件10元的商品,说半价销售,比说降价5元要有吸引力。
了解心理账户,不让商家多坑钱
对消费者来说,在花钱时可以思考下,换个来源方式会怎么看待这笔钱,可能就不会过于冲动。
比如,刷卡时想一想,要用两个月的工资来还这笔信用卡。两个月的工资买这件东西,真的划算吗?
面对一些需求时,想一下,我真有这个需求吗,真的需要这个产品来满足吗?成本怎么样呢?有替代品吗?
比如,真的有解决口腔健康问题的需求吗?真的需要用李施德林的漱口水吗?药店里几块一瓶的漱口水能解决需求吗?
遇到一些促销的广告时,可以计算一下总成本是多少,然后再去考虑是不是真的划算。
除了金钱有心理账户外,时间似乎也是有不同的账户在核算分配的。
一个邻居特别喜欢在外面喝酒,经常把老婆孩子留在家。也许,是因为喝酒吃饭的时间,是从自我认同,或者社会地位的账户支出的,而他这个账户的时间预算很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