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万千家庭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网络,才能确保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每一人敲响了警钟。几乎每一天,我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等都可以听到有关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的报道。据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原因死亡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高达100余人。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无不让人担忧和痛心。而居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尤为重要。
从学生现状分析,造成安全意识淡薄、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家庭教育方面,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缺乏,最初的主要原因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状况依然存在较大的不足。资料显示,大约60%的家长很少或者从来没有教育孩子怎么预测和防患安全隐患等安全知识,大部分的家长都偏重于对少年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很多家长认为减少活动就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学校教育方面,宣传和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有的老师讲的有关的知识单调,缺乏针对性、指导性,有的老师对学生强调的安全问题也只是限于字面上的阻止,如“你不要干什么什么”,“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能做的”等等,而很少说或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要去干这件事情,或又怎样避免这类的危险发生,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的处置方式和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等等。据调查,发生火灾时,竟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跳楼逃跑;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知道“用湿手开关电器或用湿布擦拭电器容易触电”。可见,当一些危害事件真正发生时,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因不能选择正确的处置方式而发生伤亡事故。
学校、家长、学生、社会必须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多措并举才能牢固树立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逃生自救能力。 学校方面要适时适度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些教育应包括: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事物安全度的判断,学生对突发事故作出的应急正确行动等。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提前教育、及时提醒教育;找好切入点,采用适当的方式如举行班级安全知识讲座、模拟演习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同时将安全知识牢记在心。家长方面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不以全面的保护代替安全意识的培养。学生方面要正视安全教育,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学习,主动扩宽获取安全知识的途径,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社会方面,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建立良好社会环境等。
安全无小事,学校家庭须警钟常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切实有效保障孩子们平安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