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速读”靠谱吗?
万维钢
2019-10-19
问答:“量子速读”靠谱吗?
| 转述:怀沙 |
读者 Chin:
万老师,能否解读一下“量子速读”这个事件?个人觉得简直是匪夷所思。
万维钢
“量子速读”是最近发生的一个魔幻现实主义的事件。一个日本女性发明了号称能在 1 分钟之内读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的方法,而这个方法是快速地翻书 ——
现在中国的好几个城市都开设了“量子波动速读”培训班,针对 10 到 16 岁的儿童,收费在 1 万元以上,有正规的教学场地、有大纲、有理论、有网站、有师资、有宣传、有推广、有连锁、有合作,形式一本正经,实际上全是胡说八道。
小说家都不敢这么编故事,但是它就这么发生了。量子速读的主办机构无疑是利用家长的焦虑和无知,但是真正让他们从众多骗子中脱颖而出的可能还是组织能力 —— 当他们把这个“事业”一旦做起来,从众心理就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顾客……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化的商业运作手段确实有用,什么东西都能给你卖出去。
如果你为这些家长的智商感到悲哀,我觉得大可不必。量子速读是无用的,那“弟子规”有用吗?“女德班”有用吗?老年人上的那么多养生课有用吗?其实都没用,而且很多不但没用,而且有害。
再进一步,“右脑开发”、“全脑培训”、“超强记忆力”、包括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课程,我估计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东西有用,而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这些也是一点用都没有。它们可能会对你产生一些“效果”,比如你如果下功夫的话真的能记住所有联系人的电话号码,但是本质上来说,第一,那个技能毫无意义;第二你不用花钱上课,自己用任何方法训练也有同样的效果。所以它们跟量子速读的本质区别仅仅是这些概念不够新、运作手段不够激进。
这种事情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和日本。美国以前流行过给小孩听莫扎特的音乐、还有什么“小小爱因斯坦”胎教,也都被心理学家证明完全没用。
现在还有人再搞什么能增强大脑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的训练程序,号称比如说能减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病 —— 其实也没用。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是你玩那个游戏只能提高你玩那个游戏的水平,对大脑并没有什么全局性的疗效。
那什么有用呢?比如说,统计表明,从事一种像大学教授这样的脑力工作,的确可以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时间。但是那意味着长期的努力,不是报个什么三个月的培训班、玩个什么小游戏可以相比的。长期的努力容易有用 —— 但是作用也非常有限。
量子速读这种培训班的本质是人们想用旁门左道的方法、简单的努力、收获一个巨大的疗效。这也是一个刚需吧。不过我们没必要太悲观,我感觉互联网正在加快社会进步。
读者 VIN C:
万老师,我想问一下,如果罗素是一个用不了google不懂英文的中国人,还能通过搜索得到那些知识和结论吗?
万维钢
中国的互联网应用非常发达,互联网接入人数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知识的角度,网上的中文信息少、浅、而且质量很差。高质量的、可靠的、最新的信息,是英文的。几乎所有值得参考的学术论文都是英文的。所以答案是不能。
事实上,哪怕你研究的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你也应该学会阅读英文,因为国外那些汉学家的水平高于国内学者。这不是说中文这种语言不行,也不是现代中国人不够聪明 —— 纯粹是因为一百年前科学和文化高速跨国境发展的那个时候中国很落后没有参与,中文错过了那个窗口期。
最近我看到一个对比尔·盖茨的采访,人问盖茨你有什么遗憾的事情,盖茨说很遗憾自己没有好好掌握一门外语。他上高中的时候学过一点拉丁文,可能还学过一点法语,但是不具备交流能力。他很羡慕扎克伯格会用中文跟人交流。
但也只是羡慕而已。盖茨不会外语也没耽误他现在以书评人自诩,动不动就点评天下新书。这对中国人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我们不得不比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多花那么多时间学外语。
但是如果连盖茨这个基本用不上外语的人都说想学外语,我们这些需要英语的人为啥就不能学好英语呢?毛泽东晚年都在学英语,而且好像学的还挺不错。
美国人会的,中国人也都能会。美国人有的,中国人将来也都会有。
读者 Kenny: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般人,没有那么好奇呢?
万维钢
好奇是人的一个本能。比如我们都在一个公司上班,本来大家的工资都是五千块钱,有一天小王突然就涨到了一万块,你肯定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而这其实就是罗素说的那个“感觉什么事情有点不太对”的好奇。所以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通常说的“成年人没有好奇心”,是说他对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事情不敏感,只关心非常有限的范围。
这有可能跟人的才智有关系。比如康熙皇帝可能是中国最聪明的一个皇帝,他不但学习中国这个圈里的东西,而且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他跟着传教士学习了不少天文学的知识,亲自搞过天文观测,还自己做平面几何证明题。康熙很可能是个水利工程专家,亲自指导治水工作,提出比主管官员更专业的意见。他对遥远的欧洲的事情也关心,经常问传教士欧洲的事情。
可是从他孙子乾隆开始,清朝皇帝就一代不如一代。他们拥有全中国最好的教育条件,也是中国历朝皇帝中学习最刻苦的一群,可是他们对海外的事情毫无兴趣。甚至在鸦片战争已经开打了,必须直面洋人的时刻,他们都不愿意好好学习。他们完全不屑于了解国际事务,不知道现代外交怎么搞,居然把人家的谈判使节给抓起来杀了。
如果是康熙主政,火烧圆明园这种事情肯定不会发生。如果英国在康熙朝就逼着中国搞自由贸易,中国的国运会好很多。但是请注意,康熙当初学习那些海外的科技知识也不是为了有用,至少不是他认为不得不学。事实上康熙从未在中国推广西学,更没有引进什么西方技术。康熙可能更多的是脑子实在够用,学了中国的还有余闲,才喜欢学点西学。
知识的一个悖论在于,有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将来能有大用的东西;可是如果你仅仅出于为了有用才去学习,你就已经晚了。
这也是专注和探索的矛盾,也是策略和运气的矛盾。你策略性地选择专注于最重要的领域,固然效率很高,却可能错过颠覆式的创新;你东一下西一下什么什么都感兴趣,可能有时候运气会很好,可是更有可能一事无成。
那你说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世界上没有什么固定的人生算法。
如果一个人像康熙一样学有余力,那就应该多探索,扩展学习的边界;如果一个人精力体力都不行,一看书就困了一思考就累了,那就专注于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如果现在是大变革时期,各种新东西正在不断冲击过来,那我们就应该多探索;如果现在是非常稳定的时期每天发生的事儿都差不多,那好奇心真的用处不大。
而我们完全能看出来,现在并不是非常稳定每天发生的事儿都差不多的时期。好奇心很可能有点用。成年人也应该在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探索世界。
如果一个成年人说我心已死!我这辈子是不打算探索什么新事物了,请把我的好奇心留给孩子们吧 —— 我的建议是那你至少可以读读小说啊。什么小说都可以。小说能让我们了解别人的视角,知道不一样的生活,想象其他的可能性。也许你能唤醒自己对世界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