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黄仁宇开篇已经点明了这本书的总钢,一本关于失败的大记录。而我在书中看到了这几位人物的一些无奈。
万历少年登帝位,从小就受圣贤经传的教育,熟悉各种礼仪是个早熟的君主。同时这个在位48年的皇帝又是一个出了名的懒皇帝,差不多二十几年不出早朝。书中也说了万历地张居正事件后也励精图治过,也是个有精力的皇帝,无奈做出二十年不朝就是和文官集团做斗争。少年登位思想早熟的万历在张居正一系列的关连事件中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制度产物,是个被圈养起来的紫禁城囚徒。
明朝能活二百多年是件很幸运的事,因为只要国家一出大事情总会有能人出来把这只快沉的大船重新支行来行驶,张居正就是这一类能人。这位权倾天下的大学士以他的聪明才智,雷厉风行的手段,改良着这个烂得七七八八的明朝上下。同时因为张居正力图振作,要求过于严厉,以至抗拒横生。无奈的是死的太早。在他有生之日,他犹可利用权势压制他的批评者,可是一旦身故,他的心血事业也随之付诸流水。
明朝的首辅不是在任上被掰倒就是死后被清算,能善终者极少,申时行是其中一位。这位太极宗师为什么能善终,主要是他把明朝制度和问题看得太清楚了。前任是个聪明绝顶之人,都落得如此下场,要想着全身而退的话,无奈的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
本朝的军人长期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即使是一位卓越的高级将领也无法展布其统筹全局的能力,要在这个重文轻武到极端的明朝作为武将要有所为,那必须得跟一个识才之人,戚继光比较幸运的得到张居正的赏识,同时也在张居正事件后无奈的迅速被文官集团清算,这就是这本书所强调的制度问题。
以前海瑞作为一清官的形象在民间各种杜撰,而了解一下海瑞的生平就会明白李贽那句话:“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他是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实行者,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读死书认死理,不懂灵活,作为言官和国家形象可能还有些作用,但只要处理具体事情上到是处处碰壁,毫无作用。
人活了四十多年才能逃出原生家族的泥泞,这就是传统旧制给李贽带来的无限痛苦。出家后的李贽放飞自我著作等身,想把自己的思想发扬出去,无奈在这僵化制度下,以一人之力挑动旧制谈何容易。
这几位大人物失败,归结就是对旧制的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