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2007年国家就批准海参崴作为黑龙江内贸货物的出海口了,只是又进了一步,6月1日起海参崴將参与国内贸易的中转港口;再进一步的话,海参崴有望成为我国攻略俄罗斯市场的桥头堡。
天时:俄乌冲突后中俄贸易增速快,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贸易增长29.3%,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中国对俄罗斯出口761.23亿美元,进口1141.49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俄贸易额538.46亿美元,同比增长38.7%。数据反映了自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开始向东看,中俄贸易开始飞速增长。中俄之间优势资源非常互补,不存在竞争。俄罗斯拥有我国缺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木材、粮食等资源,而我国的机械、机电、汽车、通讯、芯片、轻工业等众多产品,也正好填补欧美国家退出俄罗斯市场留下的空白。
地利:海参崴海陆空优势明显,中国与俄罗斯交界的省份有四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而新疆与俄罗斯交界处只有38公里,目前基础设施基本没有,要想形成中俄贸易集散地难度太大。东北和内蒙古有众多开放多年的口岸,俄罗斯离中国最近、条件最好的就是海参崴,既有海运,还有铁路与俄罗斯腹地相连,与中国的公路运输也很成熟,同时海参崴与哈尔滨有直飞航班,海陆空优势明显。就地理条件而言,海参崴最适合成为中俄贸易的桥头堡。
人和:海参崴成为中国内贸中转港口,只是中俄贸易盛宴的一道开胃菜,我们有理由相信,中俄准同盟关系越來越紧密,中俄必将加强磋商合作,让海参崴发挥更大作用,造福两国人民!海参崴未来將带给我们更多利好。
成为自由贸易港。海参崴将来的发展模式就是成为新加坡和香港那样的自由贸易港,进出货物零关税,自由贸易港集中发展存储、加工、制造、整理、包装、展览功能。这些功能里展览是最重要的,中国企业可以在海参崴设立展销中心,打造宣传中国产品的展示平台,让俄罗斯企业能更好地了解、认可和接受中国产品。
借道北极航线。2017年8月,俄罗斯北极航线正式开通。未来,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可以通过北极航线运抵海参崴与中国企业进行交割,其余路段由中国企业自己负责,如此能极大提高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积极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安全性。同时,我国可以也可以通过以海参崴为起点的北极航线,将货物方便、低成本地运至俄罗斯欧洲中心地区。此外,通过北极航线将我国的货物运至欧洲大西洋港口,将比传统海运节省接近1/3的时间。
成为粮食集散中心。俄罗斯远东地广人稀,可耕地面积远远超过黑龙江省,土地非常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大豆、玉米和小麦等生长期短的农作物。近几年,一些东北粮食企业已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粮食生产,但由于中俄通关手续比较繁琐,目前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海参崴成为自由贸易港,那么自贸港的优惠政策结合海运的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必将带动更多中国粮食企业深耕俄罗斯远东,中国的粮食安全就会更有保障。
促进南方制造业产能北移。随着中俄合作持续发展,东北对外开放的条件将得到巨大改善,经济发展也会出现诸多新机遇。东北地区作为中俄贸易的最前沿,必将吸引大量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加大对东北投资并转移部分产能(如使用我们石材家俱企业)。
未来国家必將会再出台优惠政策,地方也通过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和提升政府服务企业能力,如此等等將会共同助力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