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笨2》观后感
1、暴躁的父亲和同样暴躁的孩子
在影视作品中,一个角色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暗示他的命运轨迹,就像成才一样,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因为父亲自身的成长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瘸腿,并且独自一个人带着孩子长大,不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样。所以用自己执拗且暴力的行为管教孩子。当出现孩子与自己期待的大相径庭后,暴力更胜一筹。伤害了一个15岁孩子的自尊,所以孩子到了这个年纪,从乖乖挨打到反抗父亲,用全力维护自己仅存的一丝自尊。能说成才的父亲不爱他吗?不能,他会因为成才的书包坏了省吃俭用20块买一个书包,会因为成才打架奋不顾身拉出儿子,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临死前才袒露自己的真心,让成才打到世界,成为肉搏冠军。他是爱的,错的不仅仅是方法,他的爱对成才来说试一把利刃,这个代价太过巨大。
2、焦急的母亲和不耐烦的孩子
“我不想你走冤枉路”,这是大多数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不厌其烦的“教诲”。这同样是“叫毁”,你一味的付出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你觉得你很无私,你觉得你付出很多,你觉得你很伟大,这只是你觉得而已。这是我看这对家庭的感触。可是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不是你不停的说教,不是你自以为是的自我满足,而是通过努力考高分后你的肯定,而是你在难过的时候的给的拥抱,而是我在台上的时候你能陪陪我。
这个家庭对我的感触挺大,今天电话联系了之前新启航复训课的一位家长,咱们一直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半小时。她的孩子从初一开始以不适应学校生活为由,哭闹,成绩下降等负面情绪很多,当时这位母亲也是一位焦虑的母亲,当时给了一些建议。这个母亲也非常棒,她转化了自己的想法,阅读了很多书籍,学习很多,从这个过程中来与孩子一同成长,当自己的焦虑慢慢好了,孩子目前也越来越好。这位母亲非常掏心窝子的给我说到:李老师,你以后当了妈妈,一定要好好陪孩子。虽然我陪孩子时间不少,但是在她小时候的陪伴,我现在看来,都是无效的。有效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懂得爱才是真爱
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
影视作品不管反应的是什么社会现象,结局都不是很差。所以我觉得影视永远比生活更美好。剧中的孩子生活虽然坎坷,但是结局都是我们观众想要看到的,汤姆杰瑞最后得到父母的理解,父母幡然醒悟。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幡然醒悟的父母,比如孩子坠桥而亡,比如12岁弑母等等。反过来,剧中父母的醒悟对于孩子来说,爱还是原来的爱吗?孩子接受父母的幡然醒悟,是因为孩子真的心灵纯洁,心地善良!剧中安排收银员这个角色别有用心,大部分家长不懂爱孩子,但是不能说没有家长不懂。她的话语对成才的父亲是一个转折,那句让成才打到世界也是她提出来的。她很有说话的艺术,不管是对员工还是自己的孩子,夸奖,都是夸到点子上,呵护每个人的内心。
《莘动力 心教育》家庭成长课课后分享
1、语录即是精华
让孩子喜欢你是教育的基本功。是的,在咱们的课程当中,我们要营造一个不同于传统学校的课堂氛围,教学手段的创新是课堂的生命力。我接触的的很多孩子,大部分都反应过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学数学,我们那个数学老师太凶了。诸如此类的话,孩子没有咱们成年人理性和忍耐,不会因为这个学习数学对我逻辑能力有帮助而努力学习数学。孩子觉得这个事情是痛苦的,他就不愿意坚持,所以,让孩子喜欢我们,是一种修行。
2、和食谱一样,孩子成长成才也有金字塔
父母在各个时间担当不同的角色。不幸福的孩子父母只是欲望的保姆,不是思维的引导,更不是心灵的领袖。他们都是汤姆杰瑞的父母一样,成才的父亲一样,自己想当孩子的主宰。《道德经》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生活本是如调味料一般五味陈杂,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何不可,一定要按照你的安排来吗?不一定。所以,引导孩子,适可而止,在什么样的阶段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很重要。
3、夫妻关系
今儿关莘老师讲了句话,对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崇拜不死,那就使劲崇拜。我觉得真的挺有道理,谁不喜欢一个钦佩自己的人呢,换做是我,我也喜欢。这个是正能量的传递,是爱的表现。我能崇拜他,说明我有一双慧眼,我能看到他的优点,我能感受他的自豪感。这是自我爱的充实,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修行。